
窗外,视线被黑色堵塞,密不透风。除了几乎被耳朵忽略的,规律的列车与铁轨撞击发出咯噔咯噔的响声,列车像是停靠码头的船,在微波中轻轻的晃荡。狭长车厢内,陌生的人们在经历了拥挤的喧噪后,在咫尺间,安静的昏昏欲睡。
没有了青山绿水,只好把车窗当成镜子,镜中的人,在窗外静静的注视着车内。不自觉的想起小时候,小伙伴儿站在在铁道边,兴奋看驶过的火车,一节一节数着车厢。偶尔会有脑袋探出窗外,向她们微笑着挥挥手,她们亦或挥挥手,虽然素未平生,但那一秒因为彼此而激动了。
记得有几次,从车头车窗里伸出一个黑乎乎的脑袋,对着她们打了一个响彻云霄的飞天哨,她们一致认为他就是火车司机,像风一样,崇拜的追着火车狂奔。
那时候的车厢是绿色的,烟囱里冒着黑色的浓烟,当它咔哧咔哧驶过,她们的心也随之震颤;那时候火车是无比的高大,对火车的好奇和向往,就像对童话故事的幻想……
终于回忆在瞬间碎裂消失了,猝不及防闯入视线的那无数的星星点点,像是一场萤火虫的盛宴,那么接近,忍不住想要随手捉几只收入囊中,伸手才发现,玻璃隔着两个世界。
此时,只因有了无数点匆匆而过的光亮,窗外的夜不在黑的没有边际,不在阴森恐怖的让人窒息,不在黑的迷茫。那些微弱的光即使无法改变夜的本色,却也能为迷失困顿在黑夜中的人以希望和慰藉。它们默默的和夜融为一体,抚慰夜的孤独,成为夜的守护者。黑夜多了几分柔情了,把自己作为背景,成就光的璀璨。
那些光用注目礼的方式快速后退而去,列车和窗内的人们被推向另一片光域或黑暗,直到目的地。往往大多数人会因为急切的想要到达目的地,而忽视了过程,而下车后,逝去了才去追忆旅途的美好。
这个像极了人生,当时间无时无刻不在人们身边悄然逝去,人无可选择的被推向未知的前方。在这场从生到死的单程旅途中,人们既渴望探寻着生命旅途中的未知莫测,又一步一步无可奈何的接近死亡。
有诗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生的经历没有好坏之分,所有都是上天赠予人们的礼物,每一件礼物都有其不同的意义。也许当时“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外物而迷了心神,疲于挣脱,所以无法理解。当某一天忽然醒悟,往往那些曾经的美好,只留在了虚无缥缈的记忆里。
亦如儿时追火车的时光。曾经迷惑为什么那么疯狂执着,直到今时才明白,原来人总有想要逃离的无奈,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而火车就是希望,比如电影《周渔的火车》,周渔浪漫的爱情在别处,而现实生活的美好亦在别处。这就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逃离现实的束缚,到陌生的远方寻求解脱。但当周渔把远方变成了另一个现实时,她的梦碎了,只能用死来寻求解脱。
列车不停的进站出站,车厢内不断的有人上车下车,就像这世界上不停的有新生和死亡,不同的是,列车上人们知道何时何地上车,何时何地下车,而人生,生死都无法预知和选择。人生除了生死,爱情,财富,地位,名誉等等,又何尝能选择呢?列车不能选择乘客,人也不过是一个宿主,当它们来了,欣然接受,当它们离开了,坦然释怀。
人生在世一眨眼,几十年;一棵树,一站百年;一座山,一睡千年,一片海,一汪洋就是几千几万年,一颗星,一亮就是几亿几十亿年。人生短短的轨迹对于宇宙和时间,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当人们用审视的目光看树看山看海看星,又怎么会想到自己对于它们只是一粒不屑一顾的尘埃。
不知不觉,广播里柔美的女生总结性的宣布到了终点,人们满腹欢喜的拎着行李匆匆下车。前一秒还似老友般亲切畅聊,离开时却没有丁点忧伤,彼此也默契的不会道别。因为再次遇到的概率就像一个人两次捡到了漂流瓶,而来自同一个人的。一个个灵魂,在短暂的交集后,走向另一段旅途,走向自己的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