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不觉得,家里没有经历也不觉得,患上痛苦的病,是多么痛苦。病这个东西,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至亲要承受治疗、照顾的压力,还要承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精神折磨。
听人说过,老人走的急,不遭罪就是天大的福分。想想是这样的。老人生病,自己受罪不说,谁来照顾还是个问题。如果有多个子女还好,可以轮番照顾父母。如果我们80、90后老了生病,恐怕就只能花钱请人照顾了。
能花钱办到的事也好,令人担心的是,有的老人患病或者吃药导致意识混乱,认不清人。他们把好人当坏人,坏人当好人。万一请到恶人雇工,老人还要二次遭罪,甚是可怜。
邻居婶婶说,如果她患上不治之症,会放弃治疗。原因很简单,她不想花钱又受罪。她的话让我想起安乐死,如果活着只有痛苦,是否可以主动选择离开?
1. 安乐死的是非
我不是当事人,不知道如何选择。不过,在屈指可数的国家和地区,医生可以结束病人的生命,也就是安乐死,在我国不允许。虽然安乐死能够帮助病人摆脱痛苦,但是生死是高于病痛的大事。
通常来说,合法被结束生命的只有被判死刑的罪犯,这叫罪有应得。但是病人是无辜的,同样作为自然人的医生,是没有权利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命的,哪怕被病人授权。
如果安乐死合法化,就给谋利、犯罪留下钻空子的机会。有可能医生因为不想治疗费力不讨好的病患,建议安乐死,而患者和家属被蒙蔽;有可能家属伪造安乐死授权,结束家人性命。
没有安乐死,家人也不用在病人痛苦时犹豫,死心塌地地留有希望。在没有确定安乐死利大于弊之前,还是不要施行为好。
2. 预防大于治疗
老一辈中国人刚过上好日子,依旧保留着节省的习惯。年轻时省吃俭用,辛苦工作,不注重保养,老了在看病上花大钱。
要花钱不要等到万不得已才花。随着年龄的增加,体检越来越重要。早检查,早治疗,降低病情恶化的可能性,能够避免更大的痛苦和开销。
3. 爱护自己
爱自己是爱别人的前提,首先要把自己照顾好。平时注意健康的饮食,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工作再忙也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再忙也要保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心态好也很重要。生活状况再遭也不要太悲观,比上不足那咱还能比下有余。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多看到别人的好,心就会沐浴在阳光下。
人生无常,在年富力强时爱岗敬业;在身体健康时多出去走走;在安好时珍惜拥有的一切。愿有一个安详的人生结尾,不让爱你的人心痛,平静地离开,不惊动一丝波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