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还没过完人生的1/3,现在就开始谈人生显得过于轻巧,但这并不妨碍我感受生命的厚重感。
以前觉得死亡挺容易的,后来听说墓园要几十万时,我又觉得死亡挺难的,再后来看见有人生病花了几十万倾家荡产去治疗时,我觉得活着也挺不容易的。不过,那时我还是觉得死亡离我挺远的。
如果没有经历火灾就发生在离我大概几米的地方 、时常听见同行被人捅死的消息,我很可能会浑浑噩噩地活下去吧。
火灾发生时,我并没有很惊慌而是慢悠悠地走出门。但看见火蛇伸出阳台,照亮半个天空时,我慌了。低头打开手机发现只有20%的电量,温柔的风夹着微细的雨,穿着短袖的我突然感觉到丝丝冰凉。等确保熄灭的火不会二次燃烧时,已经到了三更半夜 ,而我在树底下淋了将近两小时的毛毛雨。值得庆幸的是,无一人员伤亡。
几天后,我参观了那个被烧毁的地方,一阵阵浓重的焦味扑面而来,待久了有可能会被熏晕。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原来的棱角,衣服生活用品破碎得一地都是。那时候,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明天和意外,真的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出现。
每个人不一定都活到那个白发苍苍的年纪,或许我也可能会英年早逝。明天的事,谁说得准?所以,我变得更加专注活在当下。当然,活在当下并不意味着不规划未来。
曾经上了一堂关于职业规划的课,老师叫我把未来一年的目标写下,开始的时候难以下笔,但下笔之后却把这生的规划都写下了。
那时候的我比较懒得动脑和缺乏勇敢,所以在碰见在我规划之外的那个人,我没出息地做了逃兵。这也是我后知后觉发现的,那个曾劝我不要过度压抑自己的人,原来我也曾喜欢过你。
可以规划未来,但是未来也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可以规划多两个发展方向,不要规划太多。规划太少容易气馁,规划太多容易迷茫。在吃了规划过少的亏后,我给自己职业的发展方向做了很多假设,很多都可以成立,但却陷入了犹豫的思维怪圈。所以,我问了资历和学问在我爸那辈最高的人解惑。(之所以不找同辈的人,是因为这个年纪大家都一样迷茫,倾诉我的迷茫,只会相互之间一起迷茫。)

很奇怪,在说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忧虑之后,目标却变得越来越清晰。
如果人只活在当下是很容易被生活推着走的,被生活推着走很多时候会出现很多悲剧,因为不是主动适应时代,那么很大概率被时代所抛弃。而不被生活推着向前走,那就必须拥有兼顾未来的意识或是瞻前意识。在这过程中,我觉得最好的生活状态是在认真生活的同时也有意识地谋一个可期待的未来。
马尔克斯曾言:“我落魄过,也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我对现在的生活认真且不怂!我想在临终前可以骄傲地说出:“我曾那么认真地在这个世界生活过!”
并非没有想过老去的问题,若不能自主行动,只能卧病在床,我希望那时候国家已经开始推行安乐死,那我可以选择体面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不连累他人,也不事事要人操劳。曾因为晕车过于严重却又拒绝吃药,导致几天待在一个房间,不是坐着就是躺着,结果周身酸痛,难受极了。如果瘫在床上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这真的会让人感觉度秒如年,至少这样的结果我接受不了!
如果有幸活到知天命之年,那我会把所见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及人生阅历提炼出来整理成册。(希望那时候的你们也在。)这几年发生的事挺多的,看透的事也越来越多,看不透的事也不少,可能是年岁阅历、眼界有限的关系,或许有些东西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才能看懂。有些东西还是难以解答,可人心的恶却窥知了一二。我不是圣母,不劝人向善,但也希望尽量不伤及无辜。
题外话,推荐一本改善情绪的书——《每天收获一个好心情》,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你值得每天拥有一个好心情,虽然书的前半部分看起来不咋的,但部分内容还是值得阅读的。送大家一句老师赠送我的话:不开心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