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有多难

作者: 自由的小虾米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00:04 被阅读0次

    佛说,理则顿悟,事非顿除。生活中,我们似乎知道很多道理,也清楚某些选择才是正确的,但我们似乎并不总是走在正确的路上。

    阅读《魔鬼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篇章,讲述的是医生在洗手这件事上屡次违规的情况。为了减少细菌感染的情况,在治疗患者之前,一丝不苟地把手洗干净已成为医生工作时的惯例。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洗手或消毒的次数很少,甚至达不到规定次数的一半。且医生最容易违规,比护士或助手要松懈得多。当然,这中间有很多的缘由,例如工作实在太忙,洗手太费时间;例如洗手间的位置不合理;例如医生对洗手这件事认知不足,自我感觉已经洗了很多次了;再例如医生本身对自负,认为自己不可能携带有害细菌。直到一系列的激励和惩罚措施落实,医生才真正重视洗手这件事。

    那么为什么知行合一会这么难?在医生洗手这件事上,其实还是外部效应的缘故。医生洗手与否,承担生命风险的却是病人。因此,对于医生而言,洗手的动机不足。正如我们清楚垃圾分类很重要,但真正落实这项行动的,又有多少人呢?在那些宣扬垃圾分类的人中,又有多少人是每一次都进行垃圾分类的呢?仅凭道德宣扬、环保宣传,似乎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现状。

    另外,对于自身利益而言,知行合一同样很难。知,是认知层面的事;行,是行为层面的事。这中间,隔着认知强化、意志、外部干扰等因素。例如,我知道一直戴耳机,对鼓膜会有不可逆的伤害,如果非要戴,可以避免在公共喧闹场合戴,也注意不要长时间戴着。认知层面已经到位,但是我仍然无法按照以上准则付诸行动。若要分析这一过程,无聊时有音乐相伴,人生之乐;烦扰时,耳机中的声音可以隔绝外部的干扰;公共场所,戴着耳机听内容是一种礼貌;亦或者,我知道这其中危害,却并未真正体会过,心存侥幸。从知到行,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不断根据实践强化认知,积累量变,最终达到质的变化,而这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意志。

    知行合一很难,但可以化繁就简,利用自身意志和外部约束,共同作用形成习惯。我曾觉得,越是逼自己坚持什么,便越难坚持。反倒是放开坚持的念头,从小事开始做,一切会变得自然而然。例如清晨洗脸的习惯,基于让脸部舒适,基于他人评价的约束,它变成了生活习惯。正如我看书写作,会烦恼于所读之物枯燥无味,惆怅于不知从何落笔,甚至失落于投稿失败、无人阅读,但每一次表述自己的心情感悟、获得大家的认可,对我来说就是生活的小确幸。自此,阅读写作变成了我生活的习惯之一,自然而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合一有多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nq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