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
---|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南怀瑾解释说:“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这个“立”,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
韩信出身贫寒,既未能当官,也不通经商之道,经常靠接济度日。
那个时候天下大乱,各地义军风起云涌。韩信投奔了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都不予采纳。刘邦入四川后,心灰意冷的韩信投奔刘邦,依然只能做个管理仓库的小官。有一回,韩信犯罪,即将问斩,他大声对夏侯婴喊道:“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夏侯婴觉得此人不一般,就把他放了,并且将其推荐给了刘邦,但刘邦跟他接触后没有发现他有什么不同,还是让他回去做管理仓库的小官。
萧何非常赏识韩信,多次向刘邦举荐,但刘邦就是不肯用。后来,刘邦战败,很多跟随他的将领都逃走了,韩信眼看在这里无法受到重用,也跟着逃走了。萧何听说后,连夜把他追了回来。刘邦得报说萧何也逃走了,气得要命,后来看萧何回来了,就问他干吗去了,萧何说去追韩信,刘邦更加生气了,说:“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这次,刘邦听从了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在刘邦的手下屡立战功,威名赫赫,甚至超越了刘邦。汉朝建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
有的人关心的是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爵位,有的人则是在考虑凭借什么得到爵位。于是就产生了两种人,一种人是没什么真实本领,靠着溜须拍马等不入流的手段蝇营狗苟,以谋取地位和爵禄。这样的人一天到晚就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生怕被别人抢去,一旦失去原有的地位,便立刻垂头丧气,犹如丧家之犬一般,抱怨那些拿了自己好处的人光拿钱不做事。另外一种人则是凭借自己出众的能力,取得地位和爵禄,即使有一天丢失了爵禄和地位,也不会抱怨,因为他们有能力,他们相信只要自己愿意,便可以再次轻松地赢得一切。
这两种人是两个极端,一种是被地位和爵禄所束缚,一生都难以摆脱,生活得好与不好完全被爵禄所控制;另一种则是完全把地位爵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想要时,加把劲就可以得到,不想要时,随时都可以抛弃。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是做第二种人的先决条件。把时间用在提高自己,让自己拥有自立的能力上,就可以藐视一切功名利禄。拥有了绝对实力,我们就可以对成功呼之即来,这样自然不会再有抱怨。
有一个和尚十分崇拜他的师父,师父不仅智慧超群,还是个大管家,大家的日程安排全由师父决定。这个和尚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拥有师父那样的智慧和权力。
不过,这个和尚做事不细心,从溪里挑水时,在路上总是时不时地洒出一些,每次倒入水缸时总会比别人少上两三瓢。砍柴时,总是大小不一,码起来特别费力。
转眼间,和尚悟道已六年,却没有丝毫开悟长进,他自认为不是出家人的料,便想下山返回尘世。
和尚向师父辞行,说道:“师父,我天生愚钝,我的脑袋像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不是悟道的料,只好下山还俗。”
师父并未言语,而是带他来到寺里一尊佛像前。
师父问道:“你面前的是谁?”
和尚回答:“神圣的佛祖。”
师父悄悄走到佛像跟前,用手轻轻抚摸着佛像问道:“这尊佛像是什么做成的呢?”
和尚回答:“他是石头做成的。”
师父说道:“连石头都能做成神圣的佛祖,这可是天下的奇迹了。”
和尚不解。
师父说道:“你修行六年,挑水三年,柴砍三年,但水还是会洒,柴还是无矩。做事不认真,学习也定一知半解,何谈开悟?”
听了师父这番话,和尚羞愧不已。此后,他慢慢沉下心修行,水再没有洒过,柴也劈得大小均匀。
数年后,这个和尚成了一代著名的禅师。
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担心自己没有地位的。因此,不要整天沉溺于幻想当中,想象自己将来可以拥有什么样的地位,也不用担心自己将来没有地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与地位相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