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今读今释
第十六章 常静 2020-05-29

第十六章 常静 2020-05-29

作者: 静常明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21:35 被阅读0次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本章论题:常静;静的本质是动,动的表象是静;归根曰静-蓄势,静可复命-动-新生,生长盛衰归根复命的生命循环过程为常-循行,其中静是重要一环,归根不足何以复命!故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始,动是万物变化的趋势-终。知常者明察而近道,不知常者妄行而兴凶。

阅读理解  尽力使自己的心灵空虚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起蓬勃生长,我由此观察到了事物循环往复的运行规律。万物纷繁茂盛,但最终都要返回的初始状态。返还初始曰静,静就是复归本源,孕育新生命。这种生命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常。认知“常”是为明。认知不到“常”而轻举妄动,往往会造成凶灾。认知“常”就会懂得包容,懂得包容就能公正看待事物,公正看待事物就能客观周全,客观周全是自然法则的呈现,自然法则是道的呈现,道永恒存在,投身大道发现规律并顺应规律,不会遭遇灾祸。

注释  致虚极,守静笃:致,求取;笃,dǔ专一;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一起生长。:循环往复。芸芸:茂盛、纷杂。归根:根指道,即初始状态,归根即复归于道。复命:复归本性,孕育新生命。: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共性。作凶:作,站起,喻作为;胡乱作为出现凶灾。:知晓常与非常的道理。:宽容、包容。:就,一定。:从八-分开 相背、厶-私的本字,无私。:作全,求共性。:指自然法则,当顺。没身:mò淹没;身,怀孕;投身道这个母体。:危险,灾祸。复归为静,静是万物变化的总原则,所以是常。没有做好准备前,勿轻举妄动。,常道。原则,最初的道。法则,约束行为以顺道,是德。

相关文章

  • 第十六章 常静 2020-05-29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

  • 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

  • 道德经本周总结感悟

    特别喜欢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

  • 道德经(16、17)

    第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道德经破解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 虚极静笃——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19)

    道德经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

  • 读写巜道德经》(十六)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

  • 向善

    听完《道德经》第十六章:虚静归根后,认同如下说法: 不认识常道,妄加作为就要招致凶祸。知道这个常道才会包容,包容才...

  • 老子(16)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 《道德经》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六章 常静 2020-05-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tq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