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之行

作者: 371f4714903f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08:08 被阅读5次

1990年我国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后,我和设计处的几个同事,在副处长苏福生的带领下,于12月下旬对地处北京市朝阳区的亚运村和部分比赛场馆进行了考察。

北京亚运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亚运会后,亚运村的大部分建筑对外出售从而实行社会化管理,以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所以,在亚运比赛场馆和亚运村建设之初就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体现了先进的设计理念,为项目实施后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大型运动会劳民伤财、比赛场馆设施困资金短缺荒芜悲剧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某些建筑物尤其是细部做法还显得粗糙,经不起仔细推敲。不过,这个项目在当时以至于今后很长时期内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通过举办亚运会,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地位,加深了和亚洲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同时,也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国人民建设“四化”的士气和整体凝聚力,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持久创造了条件。那激昂雄宏的《亚洲雄风》在神州大地广为传唱,就连我刚满三岁的女儿也能唱出其中的主要内容。走在车水马龙的北京街头,那快速驶来的汽车到你身边后戛然而止,司机微笑着挥手示意,让行人先过马路,这种礼遇我们还是初次碰到,真有点“喜出望外”、“受宠若惊”的感觉,直到两三天后才习惯了起来。不过,也仅此一次,以后再去北京就只能是回忆了。

每天结束考察回到旅馆后,苏处长都要打开自带的汾河和从街上购买的一些下酒菜,自斟自饮起来。偶尔邀请我们同乐,除吴广泽外,我们都不会喝酒而只能退避三舍,玩起了扑克牌。不过,大家商量后一致决定“开次洋晕”。第二天中午,我们一同来到位于北京动物园附近的莫斯科餐厅,准备吃一次西餐。因同行的各位都没吃过西餐,所以拿着菜谱,像中餐似的点起菜来--各样一份,可又觉得有点不对味。只能“虚心”地请服务员前来帮忙,实话实说,定出三百元的标准让服务员给予安排,并教会我们吃西餐的方法。记得菜品还算丰盛,甚至有一杯(大杯里面只盛一小部分)“进口洋酒”。除红菜汤外,其余的食物都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只是觉得肚里硬梆梆的。刀、叉在手中使用起来不太自如,心想要是给放双筷子该有多好。不过,每人三十多元的餐费,相当于多半月的工资收入。

行程结束前,我和同行的宋健征前往王府井,买了两只油光锃亮、红润诱人的北京烤鸭,并在服务员的提示下购买了甜面酱等佐品。回到古交后,自已加热、刀削后品尝起来,味道不是十分可口。不过,甜面酱到是受到大家的欢迎,以至以后好多次去北京出差,都要买上沉甸甸的一大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亚运之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b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