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很少会有孤单的感觉。因为总是有希望,有事做,爱自己和身边的人。
可能因为急于摆脱爸爸严苛的“指导”,我从小学起就给自己安排:
考哪所初中,哪所高中,哪所大学,选择哪个专业,辅修什么双学位,去哪里做什么工作,业余练习什么乐器,甚至选择什么样的人做自己的伴侣。。。。。。
每一次的选择都势必保证不能有太大偏差。因为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总是要有Plan B,这些都需要时间精力,我又极度厌恶浪费时间。其实很长时间我的生活都是设定好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花火”。
后来工作以后我变得非常忙碌,除了教学还需要做培训工作。这和“收入”关系没有那么大。是一种对于自我的要求。仅仅把手边的工作做好是不够的,不足以应对日新月异的时代。
在工作角色的转变中,我的收获不仅是自我的成长,还有责任,爱,支持,鼓励。
在不停向前的过程中也会有孤单的感觉,基本是自己感觉尽力了但做的不够好或者遇到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时。
这时候我通常会打开PAD看自己喜欢的歌手的演唱会,心情瞬间变好。我喜欢的歌手也颇具时代感:许巍,杨宗纬,陈奕迅,李健,朴树,周杰伦。
有时候看他们的演唱会视频,有时候是MV,看他们在舞台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梦想深情。这时候还哪里有什么焦虑,急躁,不安,孤单。
整个人都被带入到这种或兴奋或激动或深情的情绪中。仿佛自己真的置身于演唱会的现场,与喜欢的人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当下与过往。
我特别喜欢看一个人认真工作的样子,专注而真情流露。那些歌手们在舞台上就是这样,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们的歌曲其实是唱给内心的自己。
有时候听到激动之处,我也会把自己的吉他拿出来弹唱,或者拉出儿子的非洲鼓打伴奏,简直了,人生巅峰。
除了听歌,我还喜欢看书,我的包总是身边人群中最大,里面要装着我工作需要的书和资料,水杯,杂物袋,我的Kindle,我喜欢的书。
我儿子1岁时,同事们曾经调侃说包再大点儿我儿子都能装进去了。这是有些夸张了,但毫无疑问,我超级喜欢大包包带来的极度安全与舒适。
有一次朋友送了一个小包,我背着总觉得哪里不对,就是不搭与不适。我太喜欢随时从包里拽出自己喜欢的书看几页带来的平静安宁。再喧嚣的外界都与我隔离了。
我喜欢的书也是五花八门,有时候是文学,有时候是逻辑学,也有法律,人类学,化学,物理,有一次还看了一本《家用电器修理》,写得真好,清楚明白,我如果有时间和精力真的想把我家电器拆开看看是不是描述的那样。
因为书都是自己选的,每一本都是我的至爱,有几次看得入迷一抬头看表都晚上12点多了。
真的要感谢我的妈妈和先生,他们一直尊重我的爱好,在我工作或读书写字入迷时从不打扰我,给了我最大的宽容与理解。
每个暑假都是学生们最忙碌的时光。我的大学生们忙着实习工作考研,中小学生们忙着参加各种补习班。
但欣慰的是小孩子有种大人不具备的品质,多么重的压力下都能找到开心的理由。
这篇文章写给他们,希望他们在以后的岁月里能一直保持着这种珍贵的乐观,不轻易被环境改变与干扰。
前行的路上如果孤单,可以看看这篇特意写给他们的文章,能重整行装,勇敢上路。
p.s.
我的一个学生问我:为什么孤单时不看英文书呢?
因为看英文书,读英文报纸杂志是我每天都必须要做的事呀!
而且,
我选的书很多也是英文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