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小沫
1
33岁的小米发来信息,说自己和那个被家人看好的男友分手了,因为三观不合。
家人不理解,说她太挑剔,难怪这么大年龄还单身,小米觉得委屈。
说实话,小米的男友从外在条件看,确实无可挑剔:年龄和小米相仿,有车有房,长相尚可,高学历高收入,独生子,父母有退休工资,是典型的中产阶级。
当初,我们都祝贺小米终于觅得如意郎君,期盼着她有个好结果,谁想,最后却无疾而终。
到底有多不合,才能让年芳33的小米决定重新来过?
放长假,小米提议出去旅游,男友说:你没听网上说,旅游就是从你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吗?有这钱还不如给你买几件漂亮衣服和鞋子。小米瞬间无言以对。
小米说,以后结婚了,逢年过节,两边父母轮流去。男友不同意,小节日可以去你家,但是像过年、中秋、端午这样的大节必须去陪我父母,毕竟你是嫁给我做媳妇的。
小米瞬间聊不下去了,一年就那么几个节日,全被你挑了,我能挑的只有清明了,要知道,小米也是独生女。
小米说,婚后,家务平分。男友像看外星人一样的看着小米说,这怎么可以,我从来都没有干过家务的,我不会干,在我家从来不让男人干家务。
他还说,咱门结婚后会很快要孩子,有了孩子你就不需要上班挣钱了,你只需要管好家和孩子就可以了。
妈蛋,搞了半天,你是来找保姆和生育机器的,小米有涵养的说,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咱们不太合适。
男友还不停的追问,哪里不合适了?我觉得我们非常合适啊,无论是年龄还是学历我们都合适,你温柔懂事,端庄美丽,正是我喜欢的类型。
小米只好扔下一句,我们三观不合就匆匆的逃了,把对方拉人了黑名单。
听了小米描述的画面,我哈哈大笑,深深觉得小米的决定太对了。
我了解小米,与其过男友口中的生活,还不如继续单身。
三观不合太可怕了。如果是奔着结婚去的,这些事情肯定是要提前说清楚,合则聚,不合则分。
兴趣爱好不同可以共同培养,生活习惯不一样可以彼此容忍,但是三观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是根深蒂固的,是很难改变的,也是不分对错的。
结婚久了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那些小矛盾小摩擦中,有时候三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与其说婚姻是被细节打败不如说婚姻是被三观不合而产生的小矛盾小摩擦所打败。
相合的三观可以成就一个人,而生活在三观不和的婚姻中是一种煎熬。
2
上周,曾经一起写作的朋友雯出书了,除过祝福和为她高兴外,感慨良多。
这年头,出书不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是像雯这种上班、生育、出书都不耽误的人,应该不是很多。
能在上班生育之余写一本书,她自身努力是肯定的,但我想与她有一个三观相合的老公,在婚姻中的种种支持和鼓励也分不开。
我和雯认识大概有六七年了吧,这么多年,我一点点看着她的改变。
想当初,因为男友的一句承诺,她辞职只身前往另一个城市。后来,又因为共同的约定,她裸婚嫁给了一无所有的男友。
那时候,做为朋友,我曾为她担心,替她委屈。
雯却说,钱可以慢慢赚,但是一个有共同爱好,相似三观的人可遇不可求。我们同事多年,从事同样的行业,我追求的是心灵的共鸣。
实时证明她是对的,经过最初的奋斗后,她们过的越来越好了。
如今的她们有车有房,有了一个聪明可人的女儿。
每一个节假日都坐火车去旅游,让孩子也让自己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雯想重返职场,孩子爸便承担起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从最初的笨手笨脚到后来的越来越好。
不是他多么喜欢干这事,而是孩子总是需要有人带。
两个人相比,作为图书编辑的他可以选择在家里做一部分工作,无非是少赚一点钱,但是可以让雯去上班,这是一个最合适的家庭分工。
雯白天上班,晚上还想抽空写公众号,很少有时间干家务。
他们约好,一星期搞两次卫生,共同分担,家里不是宾馆,干净整齐就好,不需要一尘不染。
吃饭也提倡简单,营养丰富就好,想吃大餐可以偶尔出去吃,没有必要把时间都浪费在厨房。
孩子睡着后,她们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写稿也进行探讨。
孩子上幼儿园后,孩子爸又开始全职坐班,策划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雯这几公众号文字的积累。
雯的故事让我明白,好的婚姻并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也不是天天在朋友圈秀恩爱,而是不以世俗的观念去要求你身边的人,去谋杀她的个性。
好的婚姻,不是牺牲一个人的梦想去为另一个人筑梦,而各自退让一点,去成就对方的梦想。
好的婚姻,更是在三观相合的条件下组合的婚姻,是建立在彼此了解基础上的爱,了解彼此的爱好和梦想,并共同努力,并协助对方,让她埋藏在红尘浊世里那点梦想闪闪发光。
最好的婚姻,是相爱的两个人三观相合
3
想起另一个好友倩倩,同为文字爱好者,她的境况完全是另一个版本。
倩倩是那种从小就喜欢读书的姑娘,上学时,每次作文都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才女”的称号伴随了她整个学生时代。
曾经,我们一起写作,传统媒体辉煌时,她的文字经常见于各大报刊杂志。
可是结婚后,尤其是成为母亲后,自媒体当道的时代,却很少再能看到她的文字了。
有一次和她聊天,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写自媒体文章。
倩倩说,白天要上班,回家后就埋没于孩子和家务中,没有时间写。
越不写越写不出来了,尤其是现在这种快节奏的自媒体时代,压根就跟不上。
热点出来的时候,没有时间去写,等有时间去写的时候,热点早已经不热了,就这样一点点的跟不上了。
原本以为她嫁的很好,有车有房,老公性格温良,儿子乖巧聪明。
可是现在我开始重新思考,什么叫嫁的好。
倩倩告诉我,她老公也不是不支持她,以前,看到她发表文章也会高兴也会鼓励。
只是有了孩子后,全家中心全部在孩子身上,关于自己的那点小梦想只能在心中埋藏。
倩倩的老公是那种传统的男人,有点大男子主义,本来就很少干家务,婆婆来了后更加不沾染任何家务了。
自己不干不说还跟着婆婆一起挑剔倩倩家务干的不好,不会照顾小孩。
对于倩倩写作这件事,婆婆因为看不懂而不支持。
倩倩休产假的时候,有一次稿费寄到了家里。
婆婆知道后,语重心长的对倩倩说,你有精力把家收拾好,把孩子照顾好,支持孩子他爸,他挣的钱零头都比你稿费多,你何必费那个劲。
倩倩说她当时真想和婆婆理论一下梦想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可最终选择沉默,面对一个从未上过班的老太太来说,她压根连梦想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令倩倩可气的是,把这事情说给老公听时,老公只是云淡风轻的说一句,她说她的你干你的,想那么多干吗。连一句鼓励的话都没有。
倩倩说,那一刻,她感觉空前的孤独。
每次一想到倩倩,我就感觉无比心疼和惋惜。
有时候,让婚姻里的两个人产生隔膜的不是时间不是空间,而是因为三观不一样而带来的不理解和漠不关心。
4
究竟什么样的婚姻才算好婚姻呢?
想起《我的前半生》里,陈俊生因为舍不得让子君出去辛苦工作,而把她培养成了圈养动物。
即便离婚后,他给子君介绍的工作,依然是以轻松、高工资以及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为主。
对于陈俊生这样的男人来说,对一个人的好大概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她安全,保她周全。
可是賀涵不一样,无论是对唐晶还是子君,他都是去发掘对方的潜力,然后拖着她,推着她去实现自己梦想。
家庭问题可以想办法解决,孩子可以适当放手,更重要的事情是变成更好的自己。
发掘对方的潜力,守护对方的梦想,不让她被生活 被家庭所困顿,这才是婚姻里更高层次的爱。
一个好的老公能够引领陪伴自己的爱人一次次的去占据更高的领地,去实现自己的那点小野心,而不是让她陷于婚姻的琐碎中寸步难行。
这种引领的前提是两个人要有类似的三观,要有共同变好的意志。
想想我身边有太多女人,进入婚姻后,就被老公孩子折断了翅膀,想飞翔,却力不从心。
杨澜说:“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在最无助和软弱时候,有TA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那时候,你们之间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最好的婚姻,是相爱的两个人三观相合,是成为彼此的合伙人,相互支持对方的梦想,共同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