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百度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我的理解:我理解这段话没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不美的东西存在,所以才能显出美的东西。单之所以能被人们感觉到,身为有补单的东西存在,因为人们看到了很多为人不善的例子,所以才显得个善的重要性。
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这个到对现在的物理学也有很多帮助。比如说暗物质,以前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我们的眼耳鼻舌口身意,都感觉到的。但是根据阴阳互补的原则,有我们能看到的东西,那就应该有,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这些看不到东西为他小,而是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之外,所以称为暗物质。原来暗物质都只存在于你的设想之中,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证明真的有暗物质存在。所以道德经里边对阴阳之论是大道,符合宇宙大道。这也证明了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一直说人类的文明经过了几次的轮回,我觉得道德经的智慧也可能也是来自于上个文明,只是现在历史太久远了,现在人无法考证道德的起源,相信一个老头,整天坐在院子里边打瞌睡就能作出道德经来。地球的历史太遥远了,而人类的寿命又太短暂了,所以,久远的历史跟以渺小的人来说,只能靠着猜测和想象。
另外,我觉得这段话中,无为不是不为,不言之教不是不教。前面的话里边说了那么多,相对而生,相近互补的东西,所以后边说的这些,我的理解是不为是不去妨碍大道,而是顺着大道而行,不言之教是说大道是不能用简单的言语表达的,要因势利导,让别人感觉的大道的存在,这样子,人们才能顺应大道,顺应大道,才能有所成就,有所成就了,不要把这个成就一直作为一个永恒的成就,因为倒在发展,你所做的成功也只是短暂的,所以不要把这个成功认为是永恒的,那么你就会一直沿着大道走下去,成功就一直不断的存在。
道德经之所以被尊为万经之首,是因为它里面蕴含的东西不是现在的人,可以简单的去理解的,如果仅从字面去理解道德经,道德经其实讲解的道理没有多么深奥。大道至简,这正是道德经所推崇的,所以,看似简单的东西,我们要理解他的深层次的含义,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道德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