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篇一

作者: 金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0:17 被阅读252次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可解释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有德之人必定心地善良,不轻易伤害他人,不惹是生非,不蝇营狗苟,本本分分,朴实无华。

厚德之人或为胸怀宽广,气量深广,平淡无奇而高深莫测,和蔼可亲而威严有容,不轻浮,不暴躁,温厚和平,敢于仗义执言。

无德之人必为小人,善于钻营,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仗势欺人,心胸狭隘,尖酸刻薄,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

积善行德,有德才有得;积恶成罪,无德终有毁。

感悟:德是一个人的本质,也是根本品质,是其他一切的前提条件。德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厚德的人是君子,无德的人是小人。君子的胸怀一般比较宽广,小人的胸怀大多比较狭窄,君子与小人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才服从德,德才并重。


相关文章

  • 道家思想篇一

    德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可解释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

  • 道家思想篇

    老子的这一章,主要就是论道,论有无,论静,论柔弱; 老子的道论:从道的体用两方面来解读道的哲学内涵 一、道之体 1...

  • 道家思想篇十六

    虚与实 《庄子•天道》中“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这句话本义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

  • 道家思想篇十七

    动与静 动与静是矛盾统一的,互相循环,互相转换;相互包容,相互容纳。 动是一种行为表现,不可妄动,不可冲动,应谋定...

  • 道家思想篇二十

    宠与辱 《道德经》中“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这句话可理解为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则感到惊喜,...

  • 道家思想篇十八

    舍与得 舍与得是对立与矛盾的,两者之间互为因果。 舍如理解为放弃,懂得取舍,就知道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自己得不...

  • 道家思想篇十九

    是与非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可能还是原来那个物,但人不一定还是原来那个人,这正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事物变化的结果。 世...

  • 道家思想篇二

    勤 《韩愈•劝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可解释为学业或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努力,锐意进取...

  • 道家思想篇十二

    得与失 失而复得使人心情欣喜若狂,得而复失使人心情郁郁寡欢。 得与失始终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得到了钱财,失去了自由;...

  • 道家思想篇八

    平 和 人性很复杂,多表现在人的内心,人的内心大致分为两种状态即心浊与心清。 心浊是由于内心被凡物所遮蔽,容易胡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家思想篇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dd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