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理论都要落实于具体实践,脱离于具体实践的理论是少有说服力的。
什么是大概念?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如何实施大单元教学?怎样才能抵达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前两个问题在刘徽老师《大概念教学》一书中有所收获,后面两个问题在《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优化》中一书中得到启发。
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几种单元整合的策略。一种以学习内容为主整合设计,二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整合设计,三是以学生发展需求为主整合设计。其中以学习内容为主整合设计又提供了五种具体方案,分别是:文体整合、主题整合、作者整合、读写整合、整本书整合。在这五种整合方案中,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上海和浙江的单元示范课,都属于文体整合。主题整合类型,徐杰老师上的一堂古诗整合课“各有各的难”或许可以算是。读写整合,在上海单元示范课中表现得很充分。至于作者整合和整本书整合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体验,特别是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整本书整合课,更不理解,期望大家推荐一些案例。
其次,在阅读单元整合策略时,提到群文阅读,于是群文阅读和大单元教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群文阅读的材料,就是1+X篇文章的组合,它们常常围绕同一种内容、同一个技法、同一种情感、同一个主题而“群”,通过阅读这些群文,以此实现对“内容”“主题”“技法”“情感”等的深度学习,最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群文阅读教学的时间集中在一堂课内完成。
大单元教学,就是结构化处理单元内的文章,教学时长不是一课时,它至少是好几个课时甚至十多课时,这些课程之间不是零散孤立的,而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就是说大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一个微型的“课程”。
大单元教学从群文阅读的角度来看,它也是在一定程度的“群”,因为不管是群文阅读或者大单元教学都要有一个起点或者一个共同的终点。大单元教学更加注重材料的结构化和情境性。群文阅读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来设计和选择文本,教师主动性大。大单元教学以部编版教材为中心,教师根据教材深挖解读,这一点上,教师只能往文本更深处探寻。群文阅读课在一课时内完成的任务单一,大单元教学内容更富有进阶性。
所以,我觉得大单元教学是群文阅读的高级形式,比群文阅读丰富。群文阅读是实施大单元教学的重要路径。
最后,本书还提到大单元设计的不同理念,不同理念指导下的单元设计方式不一样。针对大单元设计理念,目前接触不多,希望自己在以后读书的过程中,多多关注这一点。
总之,读书如提灯,只有迈出脚步前行,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