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与能力

作者: 已未晓 | 来源:发表于2021-06-03 03:39 被阅读0次

《心灯》(四)读书笔记 8 ④

人生,无论是成长还是修炼,都分为三个层次:先读书,再培养能力,最后才体现境界。这是一种次第。

读书又分为三个层次:读书、读人、读己。最笨的人读书,稍微聪明的一点的读社会,最聪明的人读自己,把自己读明白。这三读也是人学习的三个方面。即便你很会读书,也了解社会,但不了解自己,你还是不会读书。

社会上的知识比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自身的知识比前两者更重要。三方面都读好了,能力就容易培养了。能力是在不断地重复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就像一个武术动作,重复三千遍就形成本能,不需要经过头脑。而境界的提升则需要经过反复的历练和考验。只有在利益面前,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境界。

因此,想要修炼,就从学习知识,努力做事开始,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把握的。比如到了一个单位,就默默努力地工作,无论给你安排什么工作,你都心平气和地去做。每个老板都渴望人才,但你不必刻意表现自己,也不必去了解你的老板。只有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拿出真实的业绩,老板才会了解你、认可你、重用你。

用境界做事让人口服心服,以能力做事让人口服心不服,别人还可能找准机会反叛你。人就是这样,当你尊重我,认可我的时候,我可以把自己忽略了;当你不尊重我,不认可我的时候,我偏要争一个、讨一个我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这种情况在家庭里、夫妻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用境界做事,体现出的是善心,处处都是广结善缘,幸遇贵人。用能力做事,与其说是有能力,不如说是霸道。

看破是认识,认识到了只是有了正确的知见,要做到了才算放下,才是境界。在日常生活中,前两者都不乏其人,既有能力也知道如何去做,甚至只要去做了也会成功。但是,多数人由于私心作怪,往往会犹豫不决,不敢这样做。

只有当一个人无欲无求时,胆量才会超常地大。有私心则会有恐惧。在日常生活中,当你跟别人较劲时,不要考虑自己,考虑的范围要大一点,大小都是考虑。当两个旗鼓相当的人较量时,最后失败的,往往是那个怕死、怕失败的人。而不去想成败,脑袋空白没有第二个念头,只知识拼的人,反而会赢。

能力容易培养,但善良、慈悲的境界不容易获得。一生当中,我们就在修这两样——善心和能力。出家人或者学佛人在关键时刻要体现出善心,而不是能力。

论能力,出家人比不过社会上的人,他们是冲着我们的思想境界而来的。但是你必须真的有思想境界,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你的善心,你的所想所做确实是在利益他人,为他人着想。世上没有一个傻子,都很精明,所谓的笨,只是反应慢一点。

相关文章

  • 善心与能力

    ——我读《大学》之(14) 文/吴文博 《大学》文字不长,但内涵丰富,其滚雪球式的内容阐述让人越读越觉得处处有内涵...

  • 善心与能力

    《心灯》(四)读书笔记 8 ③ 某个阶段,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但最终都会与万物融为一体。独立时,随时都会受到环境的影...

  • 善心与能力

    《心灯》(四)读书笔记 8 ⑤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在帮助我们成长。人生的修炼不一定非要信教、入教或者通过某种形式...

  • 善心与能力

    《心灯》(四)读书笔记 8 ④ 人生,无论是成长还是修炼,都分为三个层次:先读书,再培养能力,最后才体现境界。这是...

  • 善心与能力

    《心灯》(四)读书笔记 8 ⑥ 如果别人了解我,就不会误解我,更不需要我解释;别人不了解我,就是我解释了,别人也不...

  • 感赏

    感赏儿子较强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想象能力。感赏儿子的孝心,爱心,善心,当我生病的时候照顾我,喜欢...

  • 2022-11-05

    不怕能力不行,就怕心术不正! 在这世上,人可以发善心,但不能当滥好人!很多有善心的人在不知不觉间充当...

  • 善心与善行

    梁武帝是历代皇帝中最推崇佛教的一位皇帝,在南北朝时,他不仅自己信仰佛教,主持编写佛学著作,而且还大兴土木,许多宏伟...

  • 存在与善心

    如果一切从善心出发 这个世界是不是就会减少很多隔阂 沟通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所有的信息没有隔阂的公开透明化 所有的行...

  • 善心与善举

    善心许多人都有,善举却很难得。 有心之人不少,有力之人却不多。 总是有心无力,总是力不从心。 有天,我回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心与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no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