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新一轮的常态课听评课活动又开始了,我们五年级语数英老师全体参与,本周进行语文,下周数学。我的课安排在星期三上午第一节,我报的讲课课题是《古诗词三首》。
对于这一课,说实话,心里并没数儿,其实换部编版教材,哪一课都觉得陌生。可是班里事情繁杂,再加上拖延心理作祟,总沉不下心备课,自己还美其名曰“临阵不乱”。昨天上午,听了半天讲座,下午,讲课的事最终确定下来,退无可退,于是只能开始认真备课。
我忽然想到了前两天看的王崧舟老师《枫桥夜泊》的课堂实录视频,唯美的教学意境,精致的教学设计,诗意的教学语言,让课堂充满了语文含蓄蕴藕的美,让人被语文的魅力深深折服。我也想着模仿王老师课来讲一节,于是开始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又结合了自己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删减和整合。
课备完后,我躺在床上,又想起《枫桥夜泊》,张继的生平事迹不详,可参考的资料也不多,感觉作者张继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算是有些小透明的存在,该属于“诗红人不红”的类型。长期旅居在外,这天把船停在了枫桥岸边,因为失眠,所以发了一个朋友圈,没想到这一发不可收拾,后续者点赞无数,宋代陆游,明代高启,清代王士祯,历朝历代都有诗人在枫桥边打卡,“枫桥”成了网红桥,这是我对枫桥夜泊的理解。
讲课过程中,进行的还算顺畅。用《涛声依旧》的歌词来导入,再结合插图,课堂导入比较成功,接下来开始各种形式的读,这个环节也依计划进行。然后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插图与注释理解诗句内容,学生先自学自悟并写下来,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分享。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我抛出了一个问题“读这首诗时,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学生一时愣住了,课堂瞬间凝滞冷场了。虽然,我并不认为课堂不能安静停滞,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空间,但当真正冷场时,我还是有些慌张的,于是通过诗意创设情境去引导,后来从“霜满天”和“对愁眠”这两个重点词句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中去。
下课铃声响起,课还没有进行完,我本想草草结课,又想到这即是常态课,所以,还是坚持把课讲完。
反思这节课,时间把握不够精准,内容准备太多,后面对意境部分逻辑不够清晰,究其原因还是对学情把握不精准,而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还有就是板书不完善,这些都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完善自我!
201905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