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绝大部分存在于潜意识里,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信念会在意识层出现:当信念受到冒犯或者挑战时,当这个人自觉地反省时。
信念的种类
1.定义式(相等式)
确定事物之意义,一项事物与另一项事物的意义相同。
常见的用词包括:XX是YY、即是、等于、就是、便是等。例:沉默就是投降。
2.因果式
一项事物导致另一项事物的产生。可以是直接明确的,例:因为你没有来,所以我失败了;也可以是隐藏的,例:我很累,不能帮你。
常见的用词包括:引起、使得、迫使、造成、以致、导致、如果、因此、因为……所以、终会、终于、结果、将会、只会等。例:不良沟通造成婚姻失败;如果你不开口便不会这样了。
3.规条式
事物中的选择性受到限制。常常表现为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能力水平或限制,常见的用字包括:能/不能、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需要/不需要、应该/不应该、必须/必须不、不得/不得不、认为……必要/认为……不必要等。例:他需要培训才能胜任;他不可以这样就离开。
事情发生的概率,常见的用词包括:会/不会、也许会/也许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等,还有一定、绝不会等。例:这不会出现;那样做一定失败。
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常见的用词包括:会/不会、要/不要。例:我会成功。
4.判断式
事实上,所有的信念都是判断。这里指的可以算是最简单明确的判断模式,就是把对事物的主观猜测当作必然。
判断式的信念往往没有特定的用词,而只是带着肯定语气来描述事物。例:他不成;我输了;三次才对。
信念形成的四个途径
1.本人的亲身经验,例如,曾被火烫伤而知道火能伤人。
2.观察他人的经验,例如,见到同学顽皮而受罚,因而知道某些行为不可以在上课时做。
3.接受信任之人的灌输,例如,父母说要提防陌生人,所以我们对不熟悉的人有抗拒之心。
4.自我思考做出的总结,例如,某人总是拒绝我的善意,苦思之下,终于认定是因为他妒忌我升迁比他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