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球状闪电》

作者: 明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4-06-03 21:36 被阅读107次

读过刘慈欣的《球状闪电》。

第一次接触科幻类的小说。一直以来对这类题材不甚感冒,小时读的也大抵遗忘的差不多了。自大学以来所接触的相较从前虽杂了许多,不过依旧有许多方面并未能够得有很好的涉略。此次正好从友人那借得此书,也正好得以补习。

《球状闪电》通篇不长,文字通俗,多用口语化的方式进行了叙述。都说刘作文笔较弱,所见亦如是。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作家,首先要成为一个“巫师”,然后才是“导师”与“叙述者”。越是宏大的世界越是需要层出不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不间断的新鲜事物去填补一切未能可知的空间。而这虽然是一部科幻小说,可是与现实有颇多接轨。其与现实的联系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近许多,使得我这样第一次接触的读者也觉得十分亲近。这两点,也正好弥补了刘文笔不足的缺陷。

最喜欢《球闪》中的一句话:“理想主义者与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可怜,可是实际上他们却都很幸运。”这是开篇时主角的母亲所说。很有哲学的味道。后来发现,这一句话也正奠定了主角们或极端,或庸碌,或奋不顾身的一生。

似乎世界上仅有两种人:幸运的与不幸的。

世上的一切皆能够与哲学相联系起来。就好像厌恶某物的人,在如今的世界里也几无可绝对的逃避开来。便如政治,便如哲学。那就去面对吧,有朝一日回头看来,也许当初小心翼翼踏出的那一步,却早已决定了你的一生。而倘若当初踌躇不决,现在过着的又不知是何种生活。我想,书中的主角或多或少都有过后悔,有过无奈。就好像陈博士离家时决然中的不舍,林云刚接触武器和战争时斗争的思绪,包括一生悲惨的张彬和他的妻子,终其一生也无法让自己走出那片迷雾,却竟也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最后一刻与它捆绑在一起。不知道每一个人迷惘的时候都会回忆一些什么,他们都有过难以启齿的过去,与无法触及的未来。

一直相信,去接触那些自己所陌生的,新鲜的物事,去接触学习,才能让自己初心不老的。细想来,自己从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这样的经历,这样相似的感受,方才更加让人留恋。

本想为刚读完的书写一篇评论,发现偏离的有些散漫了。也罢,原本就是随心的一个人,散漫与我,也是极为享受的。

总言之,《球闪》通言可亲,令初读科幻的我这般的读者感到十分舒适。书中一切冷酷的,遥远的,凭了柔和的语言缓缓道来,皆能体会的到。感觉刘作三观很正,观念中并无强烈的说教与唯心论,反倒极为客观,如同一个法官站立在天平的高度,向观众们描述着所见所闻所感。不愧为中国科幻小说家之先驱。

所谈陋见。还望有友指正,互为学习。

相关文章

  • 读过《球状闪电》

    读过刘慈欣的《球状闪电》。 第一次接触科幻类的小说。一直以来对这类题材不甚感冒,小时读的也大抵遗忘的差不多了。自大...

  • 《球状闪电》

    1、列瓦连科:“在西伯利亚,什么都百分之百保险不一定好,有时你飞到了头,却发现还不如中间掉下来,这一点格莫夫博士用...

  • 球状闪电

    今天,为了让自己不去多想,看了一本《球状闪电》,刘慈欣写的。我觉得吧,不论是科幻小说,还是历史小说,本质上还是以人...

  • 《球状闪电》

    很早就看过刘慈欣的《三体》,但没有看过他其他的作品。今天机缘巧合之下看了他的《球状闪电》,感觉也很好,是那...

  • 球状闪电

    科学的入口处就是地狱的入口处。——马克思 ……有时你飞到了头,却发现还不如中间掉下来…… 看完三体之后,大呼不过瘾...

  • 球状闪电

    我的思想仿佛是一根用细丝悬吊着的铁砧针,而那个纸箱子是一块强磁铁,我可以努力将针转向其他方向,但只要这种努力一松懈...

  • 球状闪电

    “其实,儿子,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听爸爸教你: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只铅笔的数学难题,比...

  • 球状闪电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 刘慈欣 序曲 >> 在这狂暴的雷雨之夜最能体会出家的珍贵,想象着外面那恐怖危险的世界,家的温暖...

  • 球状闪电

    好像只有在读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时才会有不想停下来的势头。所以我总不舍得读,留待心情不好时转移心神,每次都收效甚好。《...

  • 球状闪电

    刘慈欣的这部作品,讲述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个男孩在自己生日那天亲眼目睹了父母被球状闪电击中而双双身亡,自此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过《球状闪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gd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