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程?左藤学认为: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即是说,“创造课程”并不是制订“目标”或“计划”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
阶梯型课程与登山型课程的本质区别是:阶梯型课程注重的是如果用最简单的方式达到目标,强调的是效率、目标,是一种近功利性的教学方式;登山型课程注重的是在主题研究中追求结果,强调的是体验、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同样是登山,阶梯型课程要求必须沿着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速度到达峰顶,到达峰顶自己所看到的只是路两边的美景,其实我们所一直追求的有效学习、高效学习,应该就属于阶梯型课程。而登山型课程是为登山者提供多条登山路线,让登山者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速度登山,登山者有更多的机会去欣赏不同的美景,或许有更多的坎坷,但是给了登山都更多的体验机会,这更加强调了对人的尊重。
阶梯型课程是以“目标—成就—评价”为单位进行组织单元,我们现在进行的教学课程其实主要就是阶梯型课程,我们现在课标、教材的编写也是遵循这个原则,比如在课标中数学学科有一个总的教学目标,然后又有学段目标,再往下会有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这就是把攀登到山顶的路分成很多的阶段和台阶,实现课堂目标就像上一级台阶,实现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年级目标、学段目标就像到达一个小山头或者一个特色景点,而实现总目标就像到达最后的顶峰,每一步都早已设定好,学生的学习就是在不断的实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目标中攀登到最高峰。
登山型课程以“主题—经验—表达”为单位组织单元,这样的课程模式,要先设定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的主题,这应该就是山的顶峰,然后学生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这应该就是通向顶峰的多条路线,登山者可以自主选择路线登山。从狭义方面来思考,比如做一道数学题,这道题有很多种解决方法,那就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自己自主选择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可以列式、可以作图、可以画画、可以合作……,解决问题之后再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能够解决问题的同学也能在体验的研究、学习的愉悦。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呢?阶梯型课程更加关注的是目标达成,登山型课程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从现阶段的教育发展来看,登山型课程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课程,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但是却是很难达到。我认为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阶梯型课程与登山型课程有效融合的课程,就是在关注目标达成的同时,同样关注过程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