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辩论家曾说:“我们唯一能和别人达成一致的事,就是无法在任何事上达成一致。”
诚然如此。
行走于世,我们很难遇见三观完全一致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各自的不同。
没有人能够要求我们必须长成玫瑰,可以做茉莉,做雏菊,做无名小花。
其实,世界本是万花筒,参差多态是底色。
那些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的人,不过是一种愚蠢的表现。
过来人的经验,并非可以用来要求别人
看过有人说的这样一段话:“许多上了年纪的人,特别喜欢以过来人自居,用自己的经历去要求别人,但凡跟他意见不同,就是活得有问题。这种姿态让人十分厌烦。”
这让太多的人深以为然。
因为很多人也常常经历这样的事情,被别人指点和要求,一不顺从就会被说成不懂事。
但其实,过来人的经验放在别人身上并非都能对其有利。
或许你认为的人生至理,在别人眼里只是一个天大的笑话,用在别人身上也是个错误。
你去要求别人来复刻自己的人生,不过是自己的偏执和狭隘。
曾经清纯少女形象的演员郑爽,因为自己的一系列违法行为彻底断送了大好前程。
其实,郑爽之所以能够成为演员,也是在她妈妈的要求下走上了演艺之路。
她的妈妈曾经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就把梦想寄托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从小要求郑爽成为她自己心目中想要成为的那一类人。
郑爽妈妈从小带她学舞蹈,培养她的艺术细胞,助力她的演员道路。
后来的郑爽确实出名了,也凭借自己的很多作品获得了超高的片酬,身价上亿。
与此同时,她结交了渣男张恒,也因为自己错误的价值观,从此人生也发生了颠覆的变化。
代孕、弃养、偷漏税,彻底将自己埋进了地狱。
或许从一开始,她的性格和脾气就不适合当一个演员,却在母亲要求复刻的人生下走上了绝路。
很多时候,你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说不定是在害别人,将别人带入水深火热之中。
其实,每个人都要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有着自己的选择,切莫以过来人的经验强行要求别人。
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其实是一种偏见
周国平老师曾说:“如何对待和自己不同的人,相比你自己表现成怎样的人,更能反映你的真实水平。”
倘若一个人硬是要求与自己不同的人和自己一样,认知就越狭隘,格局就越小。
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其实是一种偏见,也暴露出自己的无知和肤浅。
别人的不同,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是对的,就否定别人的不同。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人生高度不同,自然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作为。
你要求乞丐讲卫生,那么相当于无稽之谈;
你自己不喜欢丈量世界,就说别人到处旅游是浪费钱,那么不过是自己的偏见。
他喜欢山,你喜欢海,各有所爱,没有必要拉着别人一起做你想做的事情。
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并不会成就别人,反倒会遭人反感。
试想,谁会喜欢和一个天天要求自己这样那样的人在一起呢?
放下自己的偏见,成全别人的生活,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放过。
或许,接纳所有差异,允许一切发生,才是一个人的大格局和高层次。
三观不同,不必征服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诚然,世界上找不出来两片同样的树叶,也无法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世界之大,每个人三观各有不同,试着接受,比要求别人改变更现实。
与别人相处,难免会有不同思想、认知、意见等各方面的交织碰撞。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才变得更加精彩。
其实三观与你不同的人,并不代表你是对的,对方就是错的。
世界上没有完全正确的标准,试图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三观不同而已,何必互相征服。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与你三观一致。
允许别人的不同,接受三观的差异,学会兼容,而不是强求改变,你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康德说过:“请接受任何一个独立灵魂的存在,哪怕有些你并不认可,但也尽可能试着去理解。”
行走于世,不要强求别人与你一样,你要走好自己的路,发自己的光,但也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世界上正是因为存在着许多与你不同的人,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才带给你更多的进步,让你体验到大千世界的精彩。
接受所有的存在,放下自己的偏见,让自己成为自己,也让别人成为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