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不应天上有

作者: 张六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1-02 11:52 被阅读38次

            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人们愈发的、不定期的觉得生活甚是无趣,而且无奈自己无法突破这桎梏。偶尔看到希望,但随后便是一丧到底。对于这个在很多人身上都会发生的‘大众问题’,我有我的看法。

            我觉得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们活的不够风雅。‘风雅’?人一听大都这二字直摇头:风雅这个词太高大上了吧,文人墨客或许还能有些联​系,整天柴米油盐的普通人,怎么会和风雅扯上关系呢?

            惑矣!

            追本溯源,‘风雅’二字来自于《诗经》。  而《诗经》不过是一部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总集,作者佚名,绝大多数无法考证。由是观之,风雅本就是由普通人所创造,本应由普通人去继承和发扬的一种生活状态,却不知何时变成了所谓的文人雅客的一种专属权利。而普通人追求风雅,则群聚而笑之,曰:附庸风雅。

         

            而在这群嘲笑别人“附庸风雅” 的人中,恰恰是普通人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在嫉妒,在害怕,害怕被超越,害怕被拉开差距。乞丐不会嫉妒富人,但乞丐会嫉妒甚至是憎恨想脱贫的乞丐。因此,普通人往往会用语言伤害追风逐雅,拒绝平庸的普通人。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指出:群体具有强大的异化作用,不合群的会被洗脑,企图抵抗的会被扼杀。于是,本就只是少数的追风逐雅的人,有的会被异化成功,坚持着的就会收到莫大的压力。我甚至看到这样的场景,很久很久的将来,做一个普通人都会艰难。这就好比清朝女子裹脚,都是小脚,正常的叫就是大脚了。

            这是时代的悲哀。一个时代,如果写诗的人都要被读诗的指点,读诗的人都要被不读的嘲笑,那么时代何以谓之进步?七零后九零后、古人今人、老人青年人、国人外人似乎泾渭分明,却同样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与挑战,只是在这个时代,挑战异乎寻常的巨大罢了。但我倒是以为,如果因一个人的风雅而带动另一个人,因一小批人的风雅带动另一小批的人,因一代人的带动另一时代的人,这怕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时代的进步吧。

       

            中国人骨子里有着一种追风逐雅的智慧。梨花树下卷丝轮,上元溪旁点烛灯,这是普通妇女的风雅;为木桃窗户设计上百种图案,这是工匠的风雅,只为保证一宅人、物的美;追求风雅的智慧让中国人从不缺乏耐心,让日子过得如意舒坦。

            可我不明白,时下的我们却拒绝风雅,刻意远离风雅,把风雅视为不可亵玩之物。把日子过的波澜不惊,是一汪死水的波澜不惊。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经历的太多,想在看似歌舞升平的当今找准坐标不是件易事。当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追求风雅的权利和意识。你要知道,人性使得人心很脆弱,任何一粒小石子都足以让你的内心汹涌澎湃。而追求风雅的你却能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向那红日,发光,耀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雅不应天上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uf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