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人敬我一尺,我要敬人一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于别人一个小小的给予,我们则要要重重的回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几千年的优良传统。
让我带着你去看看古人的礼尚往来,今天分享的篇目是诗经《木瓜》,让我们走进春秋时期,了解他们怎样送礼和还礼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于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于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是不是觉得古人好奇怪奥,送礼为什么要送木瓜呢?木瓜的历史这么悠久吗?
这个故事发生在魏国的都城朝歌,也就是现代的河南鹤壁一带。果实成熟了,适龄的男女青年就会到树林中去聚会,唱唱歌跳跳舞,互诉衷肠,有点像现在的相亲约会,如果有看对眼的男女就会给对方送木瓜。但那时候的木瓜跟我们今天吃的木瓜不是一个东西,它的个头很小,香气却很足,但是味道比较酸涩,通常会被做成蜜饯。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要禁不住奥一声,原来这也是一个爱情故事啊!
这首诗比较短小,只有3段6句,变化也就是送的东西和回赠的东西不一样,比如第一段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于琼琚”,你送给我木瓜,那我就回报给你美玉。后两段你送的变成了木桃和木李,那我回报的是琼瑶和琼玖。“琼瑶”这里出现了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名字,没错,作家琼瑶的笔名就是出自于诗经,所以很多家庭会把诗经当做给宝宝取名字的宝典。
“木瓜、木桃、木李”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柑子、橘子、橙子”,属于同一类。“琼琚、琼瑶和琼玖”全都是指美玉。这就是诗经的经典写法,叫做重章复沓。你送给我木瓜,我就要回赠给你美玉。
大家知道一个词叫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就是在讲礼尚往来。孔子在评价木瓜这首诗的时候就讲,说这首诗讲到了送礼的准则,人们内心的意愿需要用礼尚往来的方式来表达,送礼很重要,其实重要的并不是礼物本身,而是要能够从送礼这个行为去感受和培养一颗仁爱之心,一颗对他人的关怀之心。
木瓜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写了一首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可以报之英琼瑶,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这就是直接模仿了木瓜的写法。
诗的后面还有“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意思是说并不是你送我一个东西,我回你一个东西,这就叫做报答,而是这样一来一往加深了我们的感情。也就是说我送你礼物并不是图你的回报,而是为了表达我和你的感情是一样的,我也像你喜欢我一样喜欢着你呀,这就叫做永以为好。有点像是拉钩上吊,100年不许变。
我们要永远相爱,对一个人好,惦记一个人,不能光是嘴上说说,要付诸于行动,所以这首诗其实是在讲男女之间,包括人和人之间应该怎么样去表达感情,所以理解了这首木瓜,我们就能深刻的发现,诗经的内容归根到底还是在培养一种温柔的心性,他非常诗意的告诉你一个人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又应该怎么样回报别人的感情,应该怎么样去生活,培养哪些品质,只有做好这些,一个人才能够成为君子,过上美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