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鲁迅的《死》探讨散文创作思路

作者: 图特亚斯坦 | 来源:发表于2017-08-29 19:20 被阅读1037次

    周家人其实有长寿的基因,这一点可以从数据上证明。不过,这种基因可能来自鲁迅的母亲,而非绍兴周氏。鲁迅的母亲活了85岁,可谓长寿。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活了82,也算长寿。鲁迅的二弟周作人死时80,要不是因“文革”饱受摧残,大抵不限于此数。最好的例子是三弟周建人,活了96。

    对于具备如此强大基因序列的鲁迅先生,五十几就走了,自然算是早逝。不过反过来想想,我们常说鲁迅是天才,天才就是天妒英才,很符合大众的普遍认知。所以鲁迅死得早,虽然是文学界的重大损失,大多数人深感惋惜,但似乎也有种“理应如此”的想法——早逝反而更加确认了鲁迅天才的称号。这一点,想必越是崇拜鲁迅的人,越有这种考虑吧。

    鲁迅自己可不这么想,他也说过的,要吃牛奶,吃鱼肝油,保重身体才能跟敌人战斗。只是天不遂人愿,“胡吃海喝”就算是保健品也无济于事,鲁迅还是得了个致命的病,病入膏肓,以至于死前一个月,还写了篇人生总结,也就是此处想要提起的这篇他的散文经典——《死》。

    读一篇名家名作,我们应该读的是什么?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讲,看他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以及作家在精神层面上的探索,或者结合他的多部作品,以及与同时代其他人的作品对比分析,这是学术的路线。从文学爱好者的角度讲,看看作家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篇文章,聊聊作者八卦情史,这是一般读者比较热衷的。至于从一位写作者的角度看,名家如何写成一篇经典文章,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对此做点分析,这才叫学习经典,而不是泛泛地“看”,抑或漫无目的的“精读”。

    这种“学习”方法有个名称,叫“文体学”,接下来就从文体学的角度看鲁迅这篇经典文本是如何写成的。

    很多人写文章,容易觉得无话可写,于是就觉得是自己积累不足。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写不出“话”来,是因为你不会想。鲁迅就很会想,所以他“无事”也能写出事来,涉笔成趣。说白了,文章写得好不好,是思维模式的问题,不是什么文笔啊积累啊“输入输出”的问题。

    鲁迅这篇散文,有点像命题作文,光就一个“死”字,东拉西扯三千字。通过段落分析,我们来看一下他到底“扯了”些什么,如何“扯”起来的:

    第1~4段(包括引文):因前些年要给木刻家珂勒惠支做选集,因而央其友史沫德黎女士作序。序中有一段回忆珂勒惠支的话,说其晚年的艺术表现主题在向“死亡”靠拢,由这件事,鲁迅自己想到了“死”。因为珂勒惠支是个外国人,由此又补充了一小段中西人士对“死”的普遍看法。

    第5~7段:从死联想到鬼,从而联想到穷鬼和富鬼,以及不穷不富的“小康”鬼。中间联系了一些自己旧文里的“老梗”,以及现实生活里的“新梗”。

    第8~10段:由死想回到病,由病想到最近因病被打断的计划,再将话题引回死,由死又想到医。中间又穿插了中外的对比。

    第11~结尾:由医又回到死,由死想到遗嘱。中间穿插了贫富的对比。遗嘱内容大体涉及身后事,自然也关系到名誉和“敌人”的毁谤,由“敌人”想到“不宽恕”,在此穿插有中西对比。最后“死”着“死”着,病就好了,才想到真正的死,大概是没功夫去想“死”的了。

    由上述对段落大意的描述,可以看出鲁迅写文章的一些特点。事实上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散文,也可以算是杂文,鲁迅写杂文散文,都是类似的写法,只是杂文的言辞比较激烈些而已。这篇则从头到尾都有种“交代后事”的感觉,虽然总体有种“看破”和释然的节奏。

    一、建立思想体系,增加文章厚度

    有些话听得很多,但一般人未必确切懂。比如说,文章好不好,作者的思想境界高低很关键。可是“思想境界”指的是什么呢?是那些妙悟走心的大哲言吗?其实不是,思想境界并不体现在某些“金句”上。写一篇文章,靠琢磨“金句”来提高文章档次,本身就本末倒置。像鲁迅写文章,每篇都是这种高度,因为他的文字都来源于他本人的思想体系

    “体系”这个词很抽象,不过我们可以将之简单理解为“结构”。我们来看看鲁迅经常运用到的结构。鲁迅所关心的中心议题,第一是中国人,第二是中国的穷人,第三是自己和朋友(包括同阵营的革命者)。

    由中心关注点出发,寻找其对立面:中国人对应西方人,中国穷人对应中国富人,自己和朋友对应“敌人”。有这种“二元对立”就可以轻易建构起一个简单的双向结构来。这个体系并非文章的“体系”,思想体系几乎贯穿于作者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在创作中阐发为具体的“话语”。从形式上而言,经常表现为说两三句正事,就要插一句“体系的话语”,我们很难说清他是为了讲道理而说事,还是说完事顺便讲道理。但是每次那句话都是“箭在弦上”,似乎是读者跟他一起得出的结论。

    有思想体系做支撑,文章就显得厚重得多。不过境界高低无法强人所难,每名作者情况各有不同,但创作文章,其实更在于“创作”思想。作者自己平日就应该多思考,多反省总结,多挖掘自身想法与周围事物的深层联系。如此才能在行文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介入”,就算文章写得还不够好,至少是你自己的,而不至于充斥着大量“优美”的套话。

    二、“形散神不散”的三次方

    看过许多作者写的“散文创作经验谈”,总离不开那几句话:“形散神不散”、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太在意技巧、文贵平淡等等。不客气地说,这些都是扯淡。

    为什么说这些话都是扯淡?因为很多作者都不清楚这些所谓“散文创作原则”产生的时代背景,也不清楚这些话具体的含义。

    “真情实感”论来自于复旦教授林非先生,这个口号是针对文革和十七年时期人们写散文爱说假话空话漂亮话而提出的。至于写散文要“真情实感”,作者的“情”真不真你怎么知道?细节丰富不就形同“实感”了吗?这话说穿了简直近于教人传销。

    “写文章放弃技巧,文贵平淡”,这话就更是胡扯了,骗骗小学生大抵是可以的。技巧本身就是一篇好文章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好文章通常是将技巧熟练地运用于文中,而不是不要技巧。而技巧这东西要练,对于一般写手而言,还达不到“娴熟”的地步。因此,多用多练才是正道。写平淡美文的作家都是从“堆砌辞藻”开始练起的,不要总想着一蹴而就,一步登上“平淡”的顶峰。

    当然,笔者很能体谅“导师们”为什么让大家放弃技巧,因为“导师”自己也不懂,没法教,所以干脆蛊惑大家不要,说它怎么怎么不好,用心良苦。

    最后说到“形散神不散”,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做的。

    《死》这篇文章总体是围绕“死”来进行的,这是一条运动的“线”。另外一条是不运动的叙事线,由与死相关的“病”来构成。病是全文的“树干”,死是缠绕在上面的藤蔓。死这个话题不断穿插在病的叙述过程之中,于是全文形成了一个不断生长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其实再写它个三千字也不难。因为病自然是可以“一病不起”的,而死的话题则是永远聊不死的。

    表面上东拉西扯的文章,细看一下结构十分严谨。唯一称得上“散”的,大概是文章的开头。文章开头其实也讲了“死”,但与病无关。鲁迅没有从一开始就露出“病”的绳头,那样就太没意思了。所以他从与后面的叙事没有必然关系的“珂勒惠支”入手,硬生生扯到了“死”上,鉴于年事已高,最近又害了病,才终于将两条线结合起来。这不是散文独有写法,但在散文里用得最多,因为散文本来就是一种闲谈的文体,适合从“别处”娓娓道来。

    这就是鲁迅的“形散神聚”,“形”我们看很清楚了,那“神”又是什么?虽然确实有两条线贯穿其中,但如果把所谓“暗线”视为“神”,那对“神”的理解又未免简单庸俗了。如果说“神”指的是主题,那这篇文章批判了谁呢?也说不清楚。又如某些分析说的,是表现了鲁迅面对死亡的豁达,在我看来也是不可靠的。豁达还要特地写篇文章表示豁达,大概这“豁达”就不算是真豁达了。

    归根结底,鲁迅写文章的目的跟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不过就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想法,说得大一点,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做成一个结构,内化于字里行间,于是有了这篇文章。所以,如果说这篇文章经典,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它充斥着鲁迅的思想、鲁迅的精神力量。

    因此,“形散”其实不散,它是一个结构。“神聚”也不是拧成一股线,同样也是一个结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散文结构的散,是相对于小说结构之“精”而言的,散文决不能写得“散”。

    三、对比、联想意识

    写文章找不到话说,是初学者常见的现象。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换个思路就可以。鲁迅这篇文章,以及他的其他所有文章,都给大家一个很好的示范。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对比&联想。

    对比,无非就是从你想要说的内容出发,找出与之对立的东西,进行阐述,从而增强读者对主体内容的印象。如上文所说,鲁迅要讲中国人的时候,就拉出个“西方人”来对比,要讲穷人的时候,就拉出个富人来对比,讲自己和朋友的时候,就顺便“黑”一下敌人。对比可以增加文字的厚度,强化表达效果,同时也有中心指向意味。

    联想和联系,也是鲁迅结构文章的重要手法。他写文章往往由此及彼,顺理成章地引入正题,再重复操作,由此形成辐射状。正如《死》这篇文章,从病联想到死,从死联想到中西方人对死的看法;从死又联想到死后,死后联想到鬼,从鬼联想到穷人富人和穷鬼富鬼,最后又想到“小康”鬼。接着从原点出发,又从病想到近期的安排,进而又想到医病。最后又重新出发,从病与死想到立遗嘱,想到身后事,想到敌人和亲属。

    这是一条大的联想线,其中还穿插着各种“小线”,小线与小线又形成互文。整篇文章以“死”开始,以“病”告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在这条大绳子上,又点缀了作者深刻的思想。这些“点缀物”显示了散文文体之美,同时也丰富和贯串全文。

    我们还可以将一些修辞手法也视为这种意识来考虑,比如比喻和拟人。鲁迅这篇文章没有具体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但一些联想本身就含有比拟的特征。比如将鬼分为穷鬼和富鬼等,就是一种“喻”,既有传统文化意味,又有效传达其思想。

    具体到文句和表达上,鲁迅这篇文章还有诸多值得玩味之处,不过那已不是本文所能一并涵盖的内容。笔者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创作散文的结构性思路,分为三点,即:

    1.从思想出发,建立“私人的”观点体系,丰富文章内涵,提高整体性;

    2.从旧理论出发,将“神”“形”从单纯的线性结构扩展为立体结构;

    3.从手法出发,培养“没话找话”的手法意识。

    此三点是为散文创作量身订造,不一定适合其他体裁,读者请慎用。


    附:鲁迅《死》原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7afafb9fc6a0:看完才明白不会写原来是不会想,别再让输入输出背锅了,概念造得再漂亮没用,说白了还是思想深度不够,所以有些文章读来味同嚼蜡。又及:这篇写得比最近写的几篇感觉好,有观点有方法,值得学习。
        图特亚斯坦:@行藏1 哈哈哈,谢谢行藏姐姐~

        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我自己不太欣赏这种文章,如果需要裁员的话,这篇可能最先被删掉😄
      • 盲目的右手:三个放置:
        1.把话题放置在更深广的背景下
        2.把话题放置在更普遍、多层级的的联系中
        3.把话题放置在自己的观念体系里
        个性与风格渗透:犀利 讽刺 不妥协。
      • 胡策春秋:你的鬼理论也越来越高深了
      • 鲁麟文薮:鲁迅其实是以慢性自杀的方式告别这个世界的,他不太想活得长久。因为他内心受的煎熬太多。
        图特亚斯坦:@姜广平六度空间 有可能,哈哈哈
      • 85f61c2cce8b:鲁迅是中国文学的劫数…………在劫难逃
      • 怀想君:读一篇名家名作,我们应该读的是什么?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讲,看他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以及作家在精神层面上的探索,或者结合他的多部作品,以及与同时代其他人的作品对比分析,这是学术的路线!
      • 逆行的水星:就算躺在棺材里,我也要振臂一呼:给图图点个赞。
      • 鱼之乐_334f:满满的干货啊,请问大神有没有议论小说的呢?想学写小说:pray::pray:
      • 牛皮社:受益良多,谢谢图兄:+1:
      • 三儿王屿:拜读
        图特亚斯坦: @三儿王屿 谢谢三儿
      • 9e3a63502d76:看图特的文总能有些新思考
        图特亚斯坦:@子吟_ 哈哈,是你自己爱思考
      • 吴偶:简书免费大学堂~
        吴偶:@图特亚斯坦 你以为呢,哈哈
        米喜:@图特亚斯坦 你这个就是免费的!教得好,优秀老师!
        图特亚斯坦: @毫生 简书大学堂是收费的?😱😱
      • 绿叶坊:读一篇名家名作,我们应该读的是什么?从文学研究的角度讲,看他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以及作家在精神层面上的探索,或者结合他的多部作品,以及与同时代其他人的作品对比分析,这是学术的路线。从文学爱好者的角度讲,看看作家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篇文章,聊聊作者八卦情史,这是一般读者比较热衷的。至于从一位写作者的角度看,名家如何写成一篇经典文章,文章到底好在哪里,对此做点分析,这才叫学习经典,而不是泛泛地“看”,抑或漫无目的的“精读”。
        ——又多了几种读书的角度。
      • 昕城:学习了
      • 朴二雄:欣赏,学习。
      • 1dent1ty:看了两遍,刷新后发现图兄已经把两处笔误更正了。跟你相比,我读书不过是囫囵吞枣,看个水面,而你已经看到水底了。
        1dent1ty:@图特亚斯坦 哈哈哈。我最近写东西也发现,联想是个找思路的好方法,这样即便针对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找到一些不同于别人的角度。
        图特亚斯坦:@1dent1ty 我刚刚写完被催去吃饭了。。。哈哈哈哈,所以吃完立马查了一遍!
      • 佳纱:精辟👍
      • 月影清韵:学习了!👍☕
      • 半步之人:身体力行学习中,然,学不会,写出来的东西还是渣……
        半步之人: @图特亚斯坦 不,是实话实说的步😂😂
        图特亚斯坦: @半步之人 谦虚的我步😘😘
      • 余霜仁:图图更文啦:v:
        图特亚斯坦:@余霜仁 我。。。最近不太写,手生得不行555
      • 苏玉晴香:抛了一块好砖
        图特亚斯坦:@苏玉晴香 欧,苏!
      • 元宿周期表:从简友圈看到,第一反应是看发表时间。
        这玩意不会写,但我脚的吧:
        1、感觉到位你再写,别没事强撸;
        2、华美和平实都不是问题,只要和情绪契合的好。华丽别太甜腻,平淡别太干瘪。 平实不等于流水账;
        3、情绪要在文字叙述中孕育,不能两张皮。 不能开头两段美的好像读者文摘的卷首语,第三段变成:我有一个好朋友图,很好很好的那种。。。直接变作文。 全文腔调保持统一。
        元宿周期表:@图特亚斯坦 我都是凭直觉。说不出理论来。
        我又仔细看了《死》,我觉得可以尝试 应和 你一篇。
        图特亚斯坦: @元宿周期表 元君最近是被我的旧文骗多了啊。。近期是为了投【文学】专题,所以翻翻旧稿。你快也来!
        下面三点说的都对!哈哈哈
        图特亚斯坦:元君评论总是这么用心,我待会儿沐浴更衣后细看一下。。
      • 爱逛大观园的刘姥姥:受教了!免费的课,学习起来就是舒服!😂👍
        图特亚斯坦:是啊,还能边看片子边学,哈哈哈
      • 苏小飞:读完了,没有get到,可能是我写散文,杂文的水平太低!😂😂😂
        图特亚斯坦:哈哈哈,苏编是写小说的人
      • 呆萌的老张看世界687:学习了😀
        图特亚斯坦:@呆萌的老张看世界687 我先改改,还没改

      本文标题:由鲁迅的《死》探讨散文创作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soo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