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前10天左右,因工作需要,手写了7封书信寄到各地。年前仅有1封对方收到,年后有2封收到,其余的书信也石沉大海,寄到哪里不得而知。最近收到的一封信,是在3月15日那天。
当然,我没用快递的形式的寄出去,而是采用传统的贴邮票的方式寄出去。
寄信的那天,邮局的工作人员,一开始递上的是寄文件的快递的大信封。当我告知他,我要寄信。这时候,他也不知道怎么寄。无奈,只能打电话求助其他业务员,在一通电话远程指挥操作下,还是把信寄出去了。当然,也有3封信寄到了目的地。
这里并不是投诉,只是一点思考。曾经的书信,很有情怀的书信,很有中国风特点的书信,传承着数千年古老文化的书信,会不会有一天,突然消失了。我们和孩子讲起来,还能说个大概。我们的孩子的孩子们,还知道书信是什么否?怎么寄?怎么收?怎么写?怎么回?也许都是在史书才能看到吧。
也许,仅是我自己对书信情有独钟。独坐在书房里,我在想,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微信都难得打字,大多喜欢发长长的语音,又还有多少人会想着写写书信。
没人写信,没人寄信,也就让邮局的工作人员都快忘了寄信的基本操作规程了。
书信,或许慢慢的只剩下一种情怀了吧。
但我始终觉得,电话、微信、短信、视频、语音等等,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空间距离,想谁了,一通视频,立马能跨越万千公里的距离,看见彼此,快速交流。但在一切都讲速度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是不是需要来点慢生活呢?
书信,就是一种慢慢的真诚的交流方式。这种慢,它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敞开心扉的交流。这种慢,你首先得坐下来、静下来、心门打开来,才能写得出来,那些多少次到了嘴边想说说不出来的话,才能表达出来。这种慢,首先是自己与内心的深度对话;然后才是彼此的心灵对话(当然,基于一个前提是对方要回信哟)。
书信,也是一面检验自己书写功底、语言组织的镜子。也许,也有人想着写写书信的情怀,但看看自己的字,也就剩下两个字——放弃;也许也有人想来点不一样的表达,但拿起笔来,来来回回不知道怎么写一封有点内容有点深度的信,还是不如当面说来得痛快,也就放弃了把信写下去。的确,我们都在追求速度、成绩的年代,没人在意谁写什么样的字,也没太多人注意汉字的学习、《语文》的学习,看书都没太多时间,哪还有时间来写啊?
书信,将是未来对现在、对曾经的一种珍贵的回忆。但是,这样的回忆没有开始,也就没有未来。
当然,历史前进的脚步不能停下。不可否认,快递兴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但,书信,真的会慢慢淡化在历史长河中吧。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定律,有事物兴起,就会事物消亡。
提起笔,对着纸张,我也是迟迟未能下笔。
也许,这仅是我对着书桌发呆的一点思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