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间词话》47

《人间词话》47

作者: 言雄南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06:07 被阅读0次

四十七

稼轩①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②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③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④,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注释

①稼轩:辛弃疾。

②《天问》:战国时期楚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一千五百六十字,多为四言,兼有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偶有八言,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通过层层设问,表达自己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③《木兰花慢》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④月轮绕地之理:即月球绕着地球转的真理。

译文

辛弃疾在中秋节饮酒到天亮时,用《天问》体作送月的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通过想象能够悟出月亮绕着地球转的事实,与科学家不谋而合,可谓是神悟。

赏析

辛弃疾在一个中秋之夜,饮酒到天明之时仿《天问》体写下了这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一轮可爱的明月斜挂在天边,天快亮了,词人望着天上的月亮,它会去哪里呢?月亮从西边落下,而又会在东边升起,果然是“别有人间”。王国维认为辛弃疾通过自己的想象能够悟出现在的科学道理,因此说词人的这种领悟是“神悟”。

其实,古代的词人也罢,现代的科学家也罢,都是好奇心驱使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完美。词人是通过自己卓越的想象来写词,得到的是完美的词作;科学家通过自己认真严谨的研究,得到的是完美的真理。

王国维把辛弃疾在词中领悟到的超越那个时代的宇宙奥秘,在此处点了出来,让我们在古典文学中看到了一丝新奇的月光。

相关文章

  • 晒晒最近你想读的书

    《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 解读《人间词话》(十)

    4.《人间词话》“艺术境界的创造与鉴赏” ①批注《人间词话》相关条目 《人间词话》选读 〔十〕太白纯以气象胜。“西...

  • 听李蕾讲《人间词话》一

    一、《人间词话》的内容是什么? 人间词话,应该这样分开,叫“人间词”、“话”。什么叫做“人间词”,就是人间那些...

  • 读《人间词话七讲》by叶嘉莹

    《〈人间词话〉七讲》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叶嘉莹对王国维的著作《人间词话》的解读和评论。 《人间词话》这本书写的是王国...

  • 浅言词之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词评。叶嘉言先生《〈人间词话〉七讲》,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间词话》解读。面...

  • 《人间词话》——畅然之美境

    《人间词话》——畅然之美境 纵览《人间词话》,从古到今的诗学词话都被摸了个透彻,既有评史论诗,也有绘画悟境。要说有...

  • 人间词话:人间最美的词话

    其实我不是一个很喜欢诗词的人,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看不懂。直到最近看了王国维先生写的人间词话,让我对诗词有了一种新...

  • 《人间词话》

    1、王国维《人间词话》虽融合了几许西方哲学思想,然就总体而观,仍烙印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之重感悟的特色。 2、王...

  • 人间词话

    图书链接: 豆瓣 | 天猫 | 当当 | 京东 | ...

  • 人间词话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间词话》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ly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