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过无数帝王,有名的,无名的,都不过昙花一现,少有人能活长久的,不是累死就是病死,得善终还真没几个。我最赞赏的有三个,秦始皇、唐太宗、汉武帝。原因在于,这三个人有成为明君的三方面素质,当然不是说其他明君没有,只是这三个人最为突出。
先看秦始皇,秦始皇的素质是能自省和包容,虽然他是个暴君,但是对自己的臣子有着难以想象的包容,对自己可以说是严格到可以说是苛刻的自省。举个例子,秦始皇手下的第一大将王翦,这个人在灭楚国的时候,兵马还没出城,就派了几波人去跟秦始皇要东西,最后他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都劝他,可是秦始皇什么反应?人家什么都没说,要什么给什么,眉头都没皱一下。当然,王翦要东西是为了打消秦始皇的疑虑,但是不得不说秦始皇是真能容忍,不然以一个暴君的性格,这么厚颜无耻的要东西,给了几波还要要,简直可以说是蹬鼻子上脸,早就拖下去碎尸万段了,还能任由你狮子大开口?就这一点,别说历史上的暴君,就是明君都没几个有这样的容忍力的。只要看看雍正和年羹尧就知道,这事有多难做到了。再看自省,还是王翦的例子,灭楚国秦始皇问王翦要多少人,他说非六十万不可,秦始皇又问李信,李信说二十万。秦始皇以为王翦老了,就让李信取代王翦带二十万灭楚,结果大败。秦始皇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去找王翦,做什么?道歉。一个国君居然给臣子道歉,这是个什么概念,中国历史上明君给臣子道歉的是有,不过那时候他们还没登基呢,成为皇帝或者国君之后还能给臣子道歉的我只记得秦始皇。自省到能放下无上的尊严,给臣子道歉,这是秦始皇成功的一大原因。
说完秦始皇,我们再说唐太宗,唐太宗的过人之处在用人,往好了说叫御下有方,往坏了说叫权术治国。现在有很多电视剧把李世民说的神乎其神,好像大唐天下没了他就拿不下来,但事实上他是可以打仗,却没有神到那个地步。只能说算是个将才,却也只是一般水平。他的成功在于使用人才,拉拢人才。这是明君常用的手段,李世民是其中的佼佼者。举个例子,魏征是贞观之治的重要人物,可以说没有魏征,就没有贞观之治。但早先他是李建成的人,还曾经献策给李建成让他除掉李世民,可惜李建成没同意,不然也没有后来的唐太宗了。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为了拉拢他,在玄武门之变后,不惜赦免了与他为敌的其他旧太子的部下,甚至于敢放魏征去担任一方大吏,可以说为了拉人是真的敢下本钱。再比如李思摩,一个他登基后总让他吃亏的突厥将领,在他归降后,不光赐姓李,还在他受伤之后亲为其吮血,要知道这个时候李世民可不是将军啊,如果说是将军,还可以理解为为了让将士为自己拼命,毕竟吴起就做过类似的事。这个时候他是皇帝,一个皇帝为手下的将军做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世间少有了,同样的还有李積,李積得病,需要龙须入药,李世民就把自己的胡须剪下来做药引,据说侯君集重伤需要龙肉做药引,李世民也毫不吝惜的割肉给他。这样的手段,怎么能不让一种文臣武将为其尽心尽力呢。
最后说汉武帝,刘彻是属于我比较讨厌的那一类明君,这个人的性格很有些扭曲。但他有一点我很赞赏,那就是识人,他跟李世民的用人不同,他善于发现人才,而且不拘一格。李世民所用之人大多是贵族出身,真正出身平民的不多。而刘彻的不拘一格就表现在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从平民中选人,只要有才都用。别的不说,他的几个宠臣,像卫青,霍去病,主父偃,东方朔等等出身都不高。卫青是骑奴出身,霍去病就是个白衣,而且还是父亲与人私通所生,主父偃出身贫寒,东方朔还是他自荐给汉武帝的,不然都没人知道,司马相如就不说了,他还是自己花钱买的官,然后得到杨得意的引荐,才逐步走上顺途。汉武帝时期许许多多名人出身大多不高,可汉武帝能识人,一一提拔,这才有了汉武盛世。不过这个人虽然识人却不太会用人,刚好和唐太宗相反。举个例子,卫青是他一手提拔的,在对匈作战的前期,卫青可以说是中流砥柱。汉武帝确实用了卫青,可没多久,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没那么大了,他有开始处处打压卫青,甚至于抬高霍去病来跟卫青分权,典型的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再比如东方朔,汉武帝知道东方朔有才,所以用他,但是只拿他当讲笑话的人看,东方朔数次进言,汉武帝均未采纳。由此可知汉武帝能识人却不能用人,能用人却也只是一时,要么不能长久用下去,要么不能尽其才,实在是可惜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