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九月,怀揣着好奇心、敬畏心、明理心……我第一次走进禅修课堂。
01
报名时,曾看过往期禅修班介绍,知道会有诵经、打坐、出坡等内容。但几经周转报道后,才发现有点超乎预期。“每天3点半起床,9点半熄灯”,仅这一条就让我胆战心惊。有“师兄”(男女皆称“师兄”)指引我先到“斋堂”用“药石”(“晚餐”的意思),懵懵懂懂的我拖着行李就往“斋堂”跑,却在门口止步。此时,已近用餐尾声,每一个出门的人都会双手合十弯腰鞠躬,要进门的我却不知礼仪所在。傻愣间,离我最近的师傅轻声告诉我,门口放下行李,沿通道进入先取碗筷再取餐。我迷迷糊糊地取了一筷两碗,又迷迷糊糊走到取餐区,默默吃下第一餐。其实也不算默默,因为什么都不懂,所以一直在观察身边人。看他们用餐后自行洗碗,看他们清洁刚刚用餐的桌面,再将碗筷倒扣于桌面,再看他们出门行礼,我终于知道怎么做了。
用过“药石”后,带着好奇不安的心和笨重的行李,我又第一次走进“寮房”(住宿的地方)。还好,铺着草席的上下铺,和介绍图片一样;有独立的洗手间,可暂时不能“大号”也不能洗热水澡,我却觉得很满足。静静收拾行李,然后躺在草席上,听风听人语。虽然报名的禅修课程从第二天晚间才开始,但我们先到的体验者需要和其他师兄一起上晚课。就这样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以修行者的身份走进了大殿。
晚课的主要内容是诵经,有专门装订成册的教材,同放在一起的还有早课教材。即使从来没有诵读过这些经文,但一旦课程开始,还是被身边诸位师兄的庄严虔诚所感染。随着他们一起婉转起伏地诵读经文,随着他们一起叩拜行礼,随着他们一起绕佛行走,原本有些惶恐的心渐渐沉静下来。晚上9点半,寺庙的鼓声准时响起,“晨钟暮鼓”,我知道这一天结束了,熄灯睡觉。虽然住在寺庙里,可无法上锁的房门,却平添了几许不安,提心吊胆中终于辗转入睡。
02
当钟声和闹铃声同时响起,仅仅睡了几小时的我,倒并没有想象中的昏沉,反而几分清醒。快速洗漱后,就在黑漆漆的早晨,与其他人一起前往大殿参加早课。路上,无意间抬头,却发现山间的星星又亮又多,拿起手机拍摄,却只是一片黑幕,只能将这片难得一见的星光印刻在脑海。早课的内容也已诵经为主,但诵读的经文却和晚课完全不同。期间,主持方丈还会对经文做些讲解传授。声音最响亮的永远是寺院僧人,并不都是老者,反而有许多年轻人。洪亮、顿挫的闭眼吟诵,总是让我忍不住去想他们已经在这里诵读了多少年,日日月月年年。
早课结束时天已大亮,一心只想补眠的我,错过了后来据说是一天中最好吃的“过堂”(早餐),不甚唏嘘。当天的安排是“出坡”(劳作),半睡半醒时听到集合的声响,即便有点不情愿,也挣扎着起来。新鲜地戴着“斗笠”,愉快地前往田间地头,今天的出坡任务是除草。庙里的带队义工告诉我们,除草既是劳作,也是除掉我们心中的杂念与杂草,希望我们能用心感受。并不是多复杂的事情,但想要做好却不易。有人除过的地头寸草不生,有些地头却多多少少会有草根、小草。来来回回地蹲起,对于城市里来的人都会有些不适应,有人借口开溜,有人依旧坚持在烈日下。一上午的劳作,换来中午的胃口大开,也后悔没吃到美味的早餐。
其实,寺庙用餐有固定的礼仪。用餐前会诵经,会有主持讲解;用餐时不能说说话,要静静等待义工分食。中午一般三个菜,喜欢吃的就比划多来点,不喜欢的就直接摇头拒绝,因为不能剩菜不能浪费。几天下来,最喜欢午餐,因为选择多,能遇到喜欢吃的,冬瓜、豆腐、茄子、梅干菜,总有合口的下饭菜;晚餐则会选择面条,既和中午穿插着吃,也是觉得只有卤子的面条比米饭炒菜更美味。为了减少洗碗工作量和排队时间,我也尽量只用一个碗,另一个碗用来放些偶尔想吃的水果。
03
晚间,穿上统一“僧服”的我们,迎来禅修课程的正式开课。从打坐姿势学起,还有对身体有利的运动操。此时,白天出坡的后遗症才开始渐渐显现,酸痛的大腿打坐时还好,但要站起时却发现异常艰辛,后来几天连带着走路都是拖着腿。听有的师兄分享打坐时会看到一些画面,就好像前世的自己;也有的师兄说,能看到未来;对于初次接触禅修的我,显然都不可见,但却在一片寂静中,开始和内心默默对话,而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听见自己再问,为什么想来禅修,为什么求不得,为什么离不开,为什么放不下……我的心一一作答。
因为好奇,打坐时我总不能静心,尤其是20分钟后不得不变换姿势时,就会偷偷观察四周,谁睡着了,谁坐不住了,一目了然。授课的师傅当然不会任我们为所欲为,总是会手持香板进行巡视,发现坐姿不正者就是一记香板。不过有一回,我偷偷看到主持方丈也睡着了,整个身体前趋,好几次头都快挨到膝盖了;授课师傅坐在方丈身前,可方丈没有在平地打坐,我就很是担心他会不小心栽下来,一直关注着,直到起身“跑香”。
“跑香”也有要求,步伐、摆臂、节奏,授课师傅们都会一一演示,很有点行走如风的感觉。其实,“跑香”也是在打坐前、打坐后一种热身、放松的方法,但因为腰酸腿痛,我很担心自己会跟不上节奏挨“香板”。我们这期禅修大约100人,不好行进的地方会整体慢下来,但有的师兄慢下来后就会越走越慢,时不时听到香板击打身体的砰砰声。不重,可冷不丁来一下,既有些有愧也会有点受惊。
04
几天的禅修课程除了诵经讲经、禅修打坐、劳动出坡,还包括禅茶,这是最静谧也最生动的时刻。一盏盏火光摇曳的蜡烛燃起,一碗碗白烟袅袅的禅茶奉上,随着一曲能够净化人心的佛音响起,所有人都好像进入梦境。此时此刻,再听方丈主持的讲授,再听师兄们的分享,以及师兄与方丈间的答疑解惑,会有种真正修行的感觉。我们不再是过路者、体验者,而是潜心向佛、学习佛理的修行者。
每期禅修都会有“同修”皈依佛门,所以课程会安排专门的皈依环节。最后一天早课结束后,寺院为我们这一期的9位“同修”举行了皈依仪式。并不复杂,也没有我想象中的剃度,只是跟随大师傅的带领叩拜上香诵读皈依文。但他们的着装不再是和我们一样的灰色僧服,而是和寺院僧人一样的褐色僧袍。
我问过两位选择皈依的“同修”,一位80后,从参加禅修到选择皈依都未曾告诉家人,她很苦恼于家人会不支持她信佛,而选择皈依是因为觉得自己心不静,觉得自己需要通过礼佛获得一种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心安;还有一位是60后,因为过去的种种苦难和经历,希望在佛祖身前得以释怀和解脱。
我没有皈依,但静了心,也满足了好奇心,怀揣着来时的敬畏心、明理心……踏上了归家的旅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