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篇文章《家长的五种境界》,把家长的境界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境界:
家长舍得给孩子花钱,以为钱就是全部爱的表达。
第二境界:
家长舍得给孩子花时间,陪在孩子的身边,见证孩子的成长。
第三境界:
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我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旦目标能够清晰地确定,家长就不容易被人裹挟着,热衷于跟风、盲目地对孩子进行培养。
第四境界: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他们不再停留在“没有办法”或者“管不了”,而是关注孩子的问题症状及其原因,积极进行干预和矫正。
第五境界:
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明白,“你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切家庭教育,其实都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最高境界:
父母真正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我是谁”比“成为谁”更重要,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他自己。
2
从打算要孩子开始,我就不自觉的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不要如我到现在还没有找不到自己的爱好。不让她上培训班,如我一样有个玩耍的童年。
第一次当家长,我有点儿战战兢兢。虽然我看了好多篇文章,但是脑子里还是空空的。根本没有系统化的知识,陷入了摇摆不定的墙头草。比如绘本好,给孩子买绘本读。多陪孩子,不要一味让老人带孩子。鱼目混杂的早教市场,还是不要给孩子上早教……
《家长境界》的分类让我看到了自己处在哪个阶段,认清了自我。我处在多个境界的重叠部分。换句话说,我处于四不像。
第一境界“花钱的家长”,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所以我不是。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的确存在这类家长。而钱也加剧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孩子越大,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几乎就是——给我打点儿钱。
第二境界“多花时间陪孩子”。我喜欢抽出更多时间陪孩子,由于要上班。之所以愿意花时间陪孩子,是因为妞现在很小。但最重要的是,回想我成长和父母一起呆的时间,越大时间越少。所以我能和妞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她的成长很快,我不能错过。现在是一天都不能和她分开。希望能用文字和照片记录。现在已经好多父母,尤其是妈妈意识到这一点儿,甚至放弃工作陪伴孩子。
第三境界“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这是大多家长的状态。有了孩子后就一直想,我希望我的孩子……我要让我的孩子……一旦孩子不是家长心中的预期目标,就开始努力改变孩子。慢慢的孩子和家长都迷失了。
我想让我孩子幸福快乐,不需要优秀,只要做她自己就够了。而这又涉及到了最高境界“鼓励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第四境界“关注孩子问题,积极解决”。家长认识到自己教育理论的不足,主动学习,比如学习正面管教,或者请教教育心理学家学习青春期,敏感期如何与孩子相处。
我学习鼓励孩子,多给孩子表扬,而不是批评。比如妞不小心摔倒了,我会对她说,“没有关系,自己站起来”,站起来后再夸奖她“你很棒!我们一起把你身上的土拍拍。”妞不但不哭,还很开心。如果换做没有学习的我,我会边责怪她怎么这多不小心,边把她扶起来。我在这方面需要学习的很多,我现在最大的体会是,心态必须要放平和,对于孩子的称赞要发自内心。
第五境界“完善自己,言传身教”。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言传身教,是我最喜欢的教育方法。
看过一段视频,女儿回家写作业,妈妈在玩手机,爸爸在抽烟看电视。妈妈手机没有电让女儿拿充电器,爸爸让女儿拿打火机点烟。女儿生气哭着说“你们一个玩手机,一个看电视。还指望我好好学习。你们自己做好榜样了没?”
我明白言传身教的道理,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减少看电视,多看书。然而我忽略了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我抱怨错过了寻找自我的机会,不想让妞走我的路。看到“完善自我”,结合“书香门第”,我警觉发现,这样抱怨没有自我的自己,给妞会带来不可预测负面影响。我不能迷失自我,必须找到自己。这样妞才会更早找到她自己,否则“老路”依旧。
最高境界“我是谁”。这是大多数家长和孩子都需要一起共同成长,达到的境界。
我愿意和妞一起寻找“我是谁”,在我有生之年,见证我和妞的成长!做一个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为了妞更加失去自我。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不怕,在这个修炼最高境界的路程中有妞的陪伴,更有千千万万家长在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