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来自度四时知五味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用露水来表示秋色的深浅。入秋不久,草叶上的露水是晶莹剔透的,万分惹人怜爱,这时的秋,名为“白露”,透着几分年轻人诗意的缠绵。
待秋意渐浓,寒气渐重之时,进入“寒露”,那露水只需轻触一下,就让人感觉到一阵透心的凉意。
再往后半个月,便是“霜降”。2016年的霜降,是今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此时在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叶子纷纷飘落下来。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在捕食时先把猎物陈列后再食用,像是祭兽一般。
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也是一年中有霜期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与节气白露的“露”不同,“霜”反映出空气中水份越来越少,是气候干燥的表现。一般来说,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早晚温差更大。
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作“早霜”或“初霜”,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叫作“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称作“菊花霜”,因此此时恰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霜是由水汽而凝成的,那水汽又是怎样凝成霜的呢?在晴朗无风的夜里或清晨,地面如同揭了被子一样,热量散发得极快,没一会儿功夫,地表温度就骤然下降到0℃一下,于是,近地面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还会形成六角形的霜花。
霜降养生
中医认为,霜降前后外邪是寒邪与燥邪的混合体,燥邪仍会损伤津液。因此,一方面,要养阴生津,减少燥邪对肺的伤害;另一方面,要适度平补,以抵御寒邪。
总体来说,也就是要甘润温养。甘润也就是养阴生津,而温养则是要既不大温、大补,也不能吃过凉、过寒的东西。
霜降前后宜吃食物:水果类,梨、苹果、柿子、橘子;蔬菜,白菜、山药、洋葱、萝卜、百合;禽类,鸡肉;畜类,牛肉;水产,鱼;干果,杏仁、芝麻、大枣、白果、栗子(生)、银耳;粮食,玉米;饮品,蜂蜜、牛奶。
俗语说,“霜降一过百草枯”,一到霜降,天气更凉了,举目望去草木枯黄,凋零的气氛着实让喜欢花红柳绿的朋友黯然神伤。其实,这时的大自然只是换了一个妆,虽然现在已不再像夏天那样繁华,但“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时的红叶比花儿还要娇艳,所以天气晴朗时不妨出去赏赏金秋美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