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A昨天离职,结束了她的第一份工作,为期22 天的第一份工作。
她认为老板言行不一致,分配给她的工作任务与应聘时描述的工作内容不符她无法承担相应的工作压力,而且完全没有休息日,想要休息只能请假调休,由于前两日A在跟客户电话沟通的中产生了不愉快,提出离职。
老板说她还在学徒期间,不算正式工作,没能给他创造实际价值,不愿付工钱,室友A既没有跟老板签订任何劳动合同也没有跟老板谈过薪酬待遇的问题,只能吃闷亏。
后来室友们帮助A在微信上和老板打字谈判,老板劝说A留下,并希望A能够再去公司两人当面面谈这个问题。
我理解老板的立场和行为,企业人才的招聘培养都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他们之所以愿意花费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对员工进行培养,是相信员工后期的创造力足以弥补前期的一系列投入。
但是现在的许多员工要么是完全不懂职场规则类型的小白,要么是刚有点小成绩就开始要求加薪升职,或者攒够经验值就预备跳槽或另起炉灶的泥鳅~都不好招呼。
A也有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由于对自己的能力不了解,所以在寻找工作时很盲目。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不了解,所以没有责任意识,只凭个人喜恶“挑活”,跟客户拌嘴。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所以被人当免费劳动力。
双方都没有契约精神,渐渐,人与人之间,老板与员工之间都开始相互保留,隔阂产生,员工越来越难以得到个人成长,企业也难以找到以及培养出优异的人才。
像室友A这种单纯、善良的姑娘,在家里会是父母的小棉袄,在朋友中善解人意的甜妹,但在职场未必能成为一位好战士。
社会不是学校,不会有人逼着给你灌输知识,手把手地教导。
过于简单也是一种恶,善良老实人犯的错误,会像米饭中嚼出的沙子,让人生愠。
那怎样才能成为“聪明人”,脱离职场隐形人的境遇呢?
我宽慰A,不要害怕,越开放,越成长,年轻就是有充分的犯错试错的机会,但是要在问题中反思问题,将问题的价值最大化,而不是逃避,睡一觉假装事情没有发生。
有委屈就承认自己感受到了委屈,看到了错误就承认自己并不完美,没有关系。在问题中可以去思考,去避免重复犯错,去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的各个细节,这是成长。
就像室友A可以从这件事中学习到的:
1、要明白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它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双方权利和义务,保证双方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在做事之前先了解双方的权利与边界在哪里,往后做起事来才能更踏实以及掌握到分寸感。
2、在工作中,要学会换位,用老板的思维思考问题。知道他人的立场,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合作,创造价值。明白彼此的边界,不要因为害怕以及猜测,一时言语的不合,在内心给自己建立障碍和隔阂,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跟自己内耗。
3、自信一点,勇敢一点,不要害怕犯错误和承担责任,工作是企业花钱让我们学习和成长,人的张力以及承受力往往就是在这些问题中锻炼起来的。生活里发生的事件,不都是偶然,就算是相当痛苦难过的经验,一旦跨越过去,就会成为非常棒的一份生命礼物。
4、如果对生活对自己是有要求的,就要学会逐渐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试着去处理自己不擅长,突破你所在的层次面,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们遭遇的任何问题,都要优先检讨自己,不要让“别人做了什么”成为影响自己的最大因素,将心放到管理自己的行为上来,找到最自己的确定感,比什么都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