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竟然是个骗局?!

作者: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6-08-12 16:15 被阅读2738次

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才会发现觉得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需要学的也越来越多,没资源怎么办?没时间怎么办?

碎片化的时间

这还不好说嘛,现在网上免费资源这么多,最方便的就是微信公众号,专业知识、养生、理财、美容各种各样的领域应有尽有,慢慢公众号越积越多,文章看不过来了,就更加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了,现在倡导的就是碎片化学习嘛!上班路上、吃饭时、排队时甚至上厕所时都会忍不住看几篇。看完了觉得这个观点很新颖,那篇文章对我很有用,但是记不住怎么办(ノಠ益ಠ)ノ彡┻━┻还好有收藏功能,收藏起来慢慢看……

这就是传说中的“松鼠症”,不断囤积,慢慢变成了一个收藏癖患者,搜集和收藏过程中会有一种莫明的满足感,好像这些知识收藏了以后真的可以为我所用一样。差别只不过是别人收藏的是实物,我收藏的是知识罢了。

但是很遗憾,我收藏的文章少说有100+,然而回头重新翻看的几率几乎为0,更让人沮丧的是之前我收集的文章,我现在一篇甚至是一个观点都想不起来,也就是说这些文章,我全白看了╥﹏╥...我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然而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我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挺有自信的。

初中是个情窦初开的季节,那时候女生之间流行各种玛丽苏言情文,当时白天要学习,只能晚上睡前抽空看会儿,然后第二天就在课间开始给同桌讲述昨天看的内容。我讲的天花乱坠,她听得津津有味,想想还是挺怀念的。

高中时要背的东西更多了,各种定理公式不说还有各种长篇大论的文章。还记得又一次语文老师要求背课文,给老师背过之后可以提前下课,到我去背的时候才走了几个人而已,可见当时我的记忆力是绝对杠杠滴!

到大学了,日子过得轻松了,就开始迷恋小说,夜行歌,花千骨,我自己都记不清楚到底看了多少遍,但是毕业这么长时间了,我还是能回想出里面的很多情节。

现在我依然喜欢看小说,但是你再让我看完之后给你讲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了。有时候和闺蜜聊天给她推荐小说,她问我讲的是什么,我顶多是磕磕巴巴讲述一下大致情节,就让她自己上网去看了。再也没有当时和同桌讲述时那种神采飞扬的感觉了。

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来让我们对比一下背景:

学生时代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稀少而珍贵的,所以看得时候特别专注,甚至 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在把自己代入到小说的世界,把自己幻想成主角来演绎。

走入社会以后,就开始面临2个问题: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

诱惑干扰变得越来越多,这篇还没看完就跳到了下一篇,现在看了微信刷微博,听了音频看视频,信息源源不断的来,甚至都不给大脑休息的时间。但是流过大脑的时间太短,吸取不了有用的信息,一直处于被动的填充阶段。以前信息少,脑子会想一件事很久,现在你有多久没有独立花时间去想一件事情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知识不再是以多取胜的时代,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知道的再多也干不过度娘。深度思考能力会变成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深度思考来源于对知识的搜索和链接能力,但是碎片化学习会干扰你的这种能力。

碎片化知识的可怕在于你对内容毫无预期,只能被动接受。而且你并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问题讲的这句话。如果你不会搜索,就不知道背景;不会独立思考,就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你单纯只知道某句话也就没有了意义。

引用以古典的文章的片段

比如说有段时间我刷管理类的文,你会发现在雷军、傅盛、彼得德鲁克、吴伯凡、马云、吴晓波……各位大佬针对同一个问题讲的内容完全不同。到底信哪个?

其实雷军讲的是互联网行业;傅盛讲的是小企业逆袭,他正在做投资;彼得德鲁克用管理在讲哲学;吴伯凡老师在讲中西方文化;马云老师在对大众励志;吴晓波其实是用管理谈财经——更重要的是,他们讲话的场合,时间点和对象你一无所知。

碎片化学习的陷阱在于扼杀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变得不求甚解。因为要进行深度思考是需要消耗很多精力和时间的。相比来说跳跃化的碎片学习就简单而有趣的多。

练习一种技能就相当于种一棵树,只有先进行深度思考,长出枝干,然后用碎片化的学习长出一片片绿叶,才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如果只进行碎片化学习,就相当于凭空长出了叶子,没有枝干的支撑,早晚会枯萎凋谢。

所以碎片化学习是你在有系统知识基础上锦上添花单纯只强调碎片化学习就是一个骗局,它会让你花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最后一无所获。

对于这一点我自己就深受其害,其实我从去年就开始学习理财知识了,花了大把的钱去买了教程。当时一度很喜欢看电视剧,所以晚上的大块时间都耗费在了电视上。但是又觉得钱都花了不学好亏,正好这个时候碎片化学习流行了起来,于是我开始用碎片的时间来学习理财。

但是对理财有过系统学习的人都知道,理财前期需要学习很多专业的知识,枯燥又无趣。碎片化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好不容易进入状态开始学习,这一块时间就结束了。而且碎片化的时间下一般环境都比较糟杂,同时也有其他的事情要办,不能全身心投入,这种状况下很容易就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为了放松心情,就会开始改看轻松愉悦的文章或者打会儿游戏。

因为学习理财迟迟没有进展,我就开始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对,接着就听说画思维导图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用好了学习效率特别高。

于是我本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想法去学了思维导图,想着“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就收集了一些比较好的案例开始模仿,因为每次手绘思维导图时间比较短,没有办法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所以很难去抓住核心重点。

对比着其他人的思维导图就觉得自己画的不忍直视,当时想着内容不足,形式画面上好看也可以做点弥补啊!但是没想到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又开始学起了绘画。

画笔,画板和参考书都买了,抽空就临摹一张,画着画着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进展,就以为自己没有画画的天赋,不是这块料也就放弃了……

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可笑,花了那么多钱、时间和精力,最后一无所获。究其原因除了诱惑太多,更多的是我没有拿出整块儿的时间用心投入去学习。

碎片时间从数据上看是挺多,但是对我来说想进入学习的状态差不多要十几分钟,也就意味着看似在学习的时间里,很大一部分都在酝酿状态。

对于那些真正拿出整块儿时间去学习的人,我怎么可能比的过,比不过要么就觉得自己方法不对拼命找方法,要么就以为自己没天分直接放弃。现在想来真是太可怕了,幸好我能及时从这个漩涡中走出来。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学习是从内而求,不是从外填鸭。所以先要找到找到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对自己有深远影响的东西再开始学习,实在不知道怎么找,可以去看看黄金圈法则。并且一旦开始,就要拿出大块儿时间去系统学习,打好基础,然后碎片化学习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帮你添枝加叶,让你得到真正的成长。

幸好现在我又重新开始意识到理财对我的重要性,因此又把理财教程重新拾了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分享才能让你知道你还有哪里不懂,但是没有人愿意听我长篇大论的叨逼叨,所以我就写成了文章。

轮到自己写文章才发现知道这件事一点都不轻松,可能你几分钟就读完了,但是我却需要写好几个小时。因为必须去思考这个东西是不是符合逻辑,各种收集资料来判断内容是不是真实可靠。

写文章我是新手,理财我也是新手,所以前面写的理财文章基本上就是知识点的累积,枯燥无味,究其根本就是我知道的内容太少了,无法旁征博引,并且思考不够深入,不能加入更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让文章更有可读性,读起来也不那么费劲。

虽然我的文章写得确实不好,但是这就是我成长的脚步,希望有一天我回头来看,也会感慨我竟然写过这么LOW的文章,以此来证明其确实进步了<( ̄ˇ ̄)/

我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也能够早日走出碎片化学习的骗局,不要像我一样付出了这么多最后一事无成,而同期的学员很多已经小有所成,这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751f7bdb9109:感觉被打救了!!赞赞赞!!!👍👍👍
    751f7bdb9109: @就是来卖个萌 谢谢😁😁😁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 @矮油就是我 能够帮到你我也很高兴⊙▽⊙
  • ea9dd7dc56b2:就我个人来说,碎片化的问题在于看久了手机会头晕:joy::joy: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cloud鲤 那说明你低头的时间太久了⊙▽⊙
  • 预谋的心动:说的很多观点和我个人观点都符合,价值观比较接近。加油。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wnchen 志同道合说的就是我们╭(╯ε╰)╮
  • 35f9c080a601:有道理。
  • 2c8768e742f0:现在我看简书的文章也是这样,看到一些好的鸡汤或者实用型的就收藏了,到头来什么都忘了。建立好自己的三观体系是最重要的,这样不需要鸡汤,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才可以稳住阵脚。
  • 黒眼白眼:确实,人的见识都得靠积累来的,碎片化信息无法雪中送碳,最多是锦上添花,有个学英语牛逼的人说,心理学上有四种人,一种是随大流的人,一种是看到信息就接受的人,这种人最难成功,还有一种人就是有信息甄别能力的人,这种人往往是少数,最后一种就是对自己过度自信的人。社会上存在欺骗,骗的就是没有信息甄别能力的人
  • 盐开水m:说的无比正确!
  • 清心澜意:同感,听和看其实都是灌输,唯有自己去思考才能内化煜心。而写作与分享既是一个思考整理得过程,也是一个借助交流发现误区所在的机会。能够坚持下去,相信会有好的结果。
  • 61a5f56b9bc5:我都是有固定的时间去看收藏的东西的,话说碎片化一直觉得是对某方面已经算是进入正轨了之后的积累过程,一开始就碎片化真的很难进入角色……
  • 爱文字的小药师:写的很不错了,加油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爱文字的小药师 谢谢亲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696104637056:我喜欢专注,投入,高效学习
  • dfe147f4a102:如果本来就不愿意抽出时间来看完一本书的人
    ,碎片化学习至少也算是一种吸收知识的途径 。
    对于真正想学习知识的人来说精读几本入门书更省时间和有效。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_v君 是这样的,碎片化的学习虽然不能带来系统的知识,但是用来长见识,了解未知的世界还是非常不错的,说不定就发现了你非常感兴趣愿意去深入了解的东西
  • 浮云疯子:我更倾向于持续性学习。
  • 草味白茶:很好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草味白茶 谢谢你的支持
  • f8e301995e3b:碎片化学习不一定就是骗局,能否学到东西其实在于每个人对学习的不同定义。也许零碎的时间看的一些东西还不能为现在的自己所用,但久而久之沉淀下来的东西肯定比没有要好
    f8e301995e3b:@就是来卖个萌 嗯,这个我赞同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21克123 碎片化学习当然也是有效果的,只不过在碎片化学习的过程中会让人越来越懒于思考,沉迷于又知道了一个新东西的快感。还记得今天上班路上看过的文章或者听过的音频里面讲述了什么故事或者观点吗?我想大多数人都想不起来了,今天我早上上班路上看到了一篇碎片化学习的文章,然后就联想到了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由感而发写出了这篇文章。所以碎片化学习的关键是要能进行独立思考。
  • 月下白老爷: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乍听很努力,其实就是装啊的很努力而已,碎片化学习,本世纪最大骗局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沐琼羽 同意你的观点,碎片化学习的时候会难以避免的走入一个误区,以为看的多就记住的多,放弃了思考的时间贪多求快,最后这些知识因为不能和自己产生共鸣,反而转眼就忘,和没看差不多
  • 92adf13db666:就是这样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好什么 谢谢你认同我的观点
  • 0416119a816f:碎片化只是过程结果应该是系统的整体的吧...涨姿势了
    0416119a816f:@就是来卖个萌 这个我看过彭小六的文介绍过....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艾尔欧唯伊 在我看来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先用大块儿时间掌握框架知识,然后用碎片化的时间一点点添砖加瓦进行完善,不知道你怎么看呢?
  • 无声仿有声说:我的公众号关注不超过10个,每天下班地铁上扫一遍,再扫一遍知乎日报,最后刷一遍zaker,刚好到站回家 :smirk: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青丝锁刘peng 不错哦,看来你平时看的东西是少而精,不过再好的知识也要去思考,找到自己和文章的关联,这样才能让知识为我所用。
  • e40bf130c292:会思考的娃。
  • 途穷日暮:好吧,引述的都是松鼠症,其他差异化
    途穷日暮: @就是来卖个萌 没 因为之前有一篇文章也是引用松鼠症来说为什么在网上看的东西越来越多 却没学到什么 因为松鼠症所以感觉好像看过一遍了 去翻发现两篇文章并不同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途穷日暮 你说引述的都是松鼠症,请问你所说松鼠症也是一篇文章吗?松鼠症这个词我最近无意间了解到,写文章的时候觉得很符合我的情况就写进去了
  • 不鸣之鸟:碎片时间利用,也不是不可能,前提是你是一个能在不同环境中都保持较好的注意力及优秀的记忆力,还有非常强大的克制力——(最后一项才是重点)
  • 途穷日暮:怎么感觉看过一遍了
  • f2736c363fc7:写的好好,和我现在一样,今天刚想到自己收藏了那么多却没看,作者好棒(*^ω^*)
  • 弦上月影:碎片化学习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全乱套了,共勉。
  • 招财帽帽:集中大段的时间训练是真的很重要,加油!
  • 丁香与海:这个我也发现了,作为睡前小故事还可以,要学习的话,还是读书吧。
    c049c80253b3:碎片化学习必须要强大的自制力不受外界干扰,毕竟可以利用的时间不稳定
  • 龙龙没有退路:坚持 一定会有回报的
  • 6228a2f3059a:确实如此,非常符合我的现状,读过你的文章我也在反思当中!
  • 1b1afe5871b8:加油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 @燕几 谢谢你的鼓励,我会继续加油的
  • 你好美小护:说得对
    萌小喵的异想世界:这个误区在我身边很多人都有,只不过还有很大一部分没走出来⊙﹏⊙

本文标题:碎片化学习竟然是个骗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gs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