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盏黄山毛峰的闲情
半个春天都在忙,忙得连喝茶也没空。不管是铁观音还是兰贵人,不管是普洱还是雨前,总是用保温杯一泡,端上楼,坐在电脑边,有空就喝一口,没空就让它凉了。
虽然茶还是有不少好的,但没有时间品尝,任其老去,既对不起茶,更对不起自己。
小沈阳说,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没用完,赵本山说更痛苦的是人没死钱用完了,凭他们的智商,要说到点子上也难。我深思熟虑后认为,人生真正最痛苦的是,缴了一辈子养老保险59岁就OVER了。因此,我必须拒绝连喝杯茶都没空的生存方式。
总想闲一下,看点闲书,管点闲事。朋友说,文人没闲,农民没田。不过,这也是过去的观念了,现在农民也可以没田,因此,文人也可以没闲,虽然我也不是什么文人,你才是。
因此,我应该闲一闲了。听听雨,喝杯茶吧。
这黄山毛峰,朋友去年送的。说是暑假去黄山旅游,记得我好茶,特意带了一包。去年的茶很多,也就把它置于冰箱冷藏起来。春节期间,看看新茶又要上市了,才慌忙拆封,对客冲沏。茶很不错,保管也得法,茶香依旧。只是这段时间,没有时间好好品品,照例是保温杯泡起来,可惜了的黄山。
今天得闲,郑重其茶事,取盖碗,撮毛峰,让水温降至八十五度许,沏之。听雨,看茶。茶人之意不在茶,在茶之山,在茶之闲也。
黄山曾去过二次。第一次是八五年夏天,一个人背着包,趿着拖鞋,后山上前山下,夜宿西海,待日出,天多云,即下山,身手何其矫健。第二次是八九之夏,倒是住了近一星期时间。这次游得比较细腻。但没有像样的喝过黄山毛峰。记得在屯溪,倒是买了一些屯绿的,但品质不敢恭维。
因黄山毛峰而想起黄山,想起的也是在某个时间点上黄山的某些个人。许多美好的地方,我们之所以想去,一是为了让那个地方更有价值,二是为了让自己在回忆中,有些更完美的片断,第三,大约会在那些地方引发某种思绪,提升个人境界。在许多地方,应该坐下来,沏一杯茶,自己进入当地风光,当地山水进入自己。这样就很好了。
端一盏青花玲珑碗,看左庄青青草色,淡淡新芽。黄昏细雨,点点滴滴,乍暖还寒时节,想起一些送我茶叶的朋友,想起我去过的那许多名山胜水,感到如此人生,还是很有些意思的。
1i0� ��D�a#
网友评论
哈哈!还真是错过最佳时。不过,我这个是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