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笑话段子的开头两句是这样说的:“我们在自己的哭声里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声里离开这个世界”。 事实上,我们是在别人的笑声里哇哇大哭地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声里默默无语地离开这个世界。来的时候赤身裸体而双拳紧握,那第一声哭啼不仅表明一个独立的生命诞生,也往往是苦难历程的起点,绝大多数人都是来受罪的。那紧握的双拳相当于一本书的题记——人,必须有抓手才能活下去。走的时候往往是衣冠整齐而五指张开,那默默无语不仅是言语能力的消失,更是话语权的终结。那张开的双手就是一本书的结束语——忙了一辈子,什么也带不走;我已放弃一切,毫无牵挂——这叫撒手人寰。
我们“来了”、“走了”都是正常现象,可“别人”为什么要笑要哭呢?这个问题分析起来恐怕有些复杂,或因情感,或因事理,或因欲念,或因利益……各具情态,各有原因,各有目的。总之,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有哭,有笑,有悲,有喜,有抓,有放,既是人生的外在形式,也是人生的内涵所在。人生就是由喜怒哀乐组成的连续剧。世界上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部连续剧。人人都是主角,人人又都是配角。“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在背后观察议论别人,别人又何尝不在背后观察议论你!
现实生活中,不到特定的时刻,人们是不会考虑死亡问题的。尽管绝大多数人活得不尽如人意;但是人们总是喜欢寄希望于未来,梦想着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发达起来,能够“活出个人样来”。可是辛苦忙碌了一年,除去吃喝拉撒的各项开销,能收支平衡就不错了,若能略有盈余就算是交上好运了。正所谓“今年盼着明年好,明年还是个破棉袄”。时间在流逝,过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之后回过头来一看,真正能“活出个人样来”的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人还在“D丝”群里游荡。
自己这辈子混得很一般,又不想早点了结,总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于是就有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这辈子不行,下辈子还不行吗?于是就有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这辈子辛辛苦苦为了孩子:值!这种想法虽说有些愚昧,但也算是一种追求,一种自我安慰,一种继续活下去的希望。这希望,这理由也就是活下去的动力。(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