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笔记读书
《同意》:被诱导的两相情愿,法国版房思琪的内心独白

《同意》:被诱导的两相情愿,法国版房思琪的内心独白

作者: 许嗒嗒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18:02 被阅读0次

    这本书看得我血压飙升!看完真想把书往地上一砸,然后用咆哮的声音说%#%#@#(全世界所有脏话)。

    《同意》这本书是v的回忆录,她把刀刺向自己,把自己剖开。她将自己在十三四岁时受作家G的引诱、控制,无法自拔地“坠入爱河”经历诉诸笔端。她解剖自己,把血淋淋的经历展现出来,畸形家庭关系,畸形亲子关系,精神控制,青少年成长,语言暴力,性观念……

    我读着V的独白,就像眼睁睁看着一朵花,还没盛开就开慢慢枯萎了。而我除了愤怒,无能为力。

    成长环境,黑暗肮脏

    V的父母的婚姻生活充斥着暴力和无休止的争吵。父母畸形的充满暴力和欲望的性关系引起了V的好奇,性观念早熟的同时也很容易形成畸形的性观念。

    她的父亲脾气暴躁且反复无常,低俗,当着V的面与女郎调情,往肚皮舞女郎文胸、内裤处塞小费。后来父母分开,父亲消失,给V的人生留下难以想象的空白 。V说“都说父亲是女儿的保护伞,而我的父亲只能算是一阵风……”

    V跟母亲生活,母亲频繁更换情人,她的情人也对V图谋不轨。母亲沉迷酒精,逃避现实,自暴自弃,V的生活也备受煎熬。

    边读边感叹,V人没在精神病院,但这种成长环境还不如精神病院。

    V基本处于一个被遗弃的位置。她渴望被人关注,童年时期的这种缺爱的经历,或许会让她长大后对情感的追求更加的渴望。

    童年「缺爱」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以及社会学问题,最近几年越来越多被提及了,ACEs,童年逆境经历 (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在童年经历了一些超出儿童正常情感发展承受度的压力性事件,这些事件可能是被虐待(身体/情感/性),可能是被忽视(生理/心理),也可能是经历极度的贫困、目睹父母之间的激烈矛盾等。很多科学研究都证实,ACEs 对于成年人一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都有着强烈的影响。

    所以生孩子要“富养”,不仅是指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成为猎物,掉入陷阱

    想要剥夺一个人的自我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有些一开始看上去是无害的。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年轻弱小,缺乏父爱,叛逆的性格,社交能力弱……,这种弱势的身份地位让V成了恋童癖G的猎物。G制造了一场偶遇,第一次见面后就开始给V疯狂写信,信的措辞热情洋溢,不久V就以同样热烈的情绪来回应。这些情书,其实是G脱罪的保障,因为所有这些所谓爱的宣言不仅清楚地证明他们是相爱的,而且是出于自愿的相爱。有了这些证明,万一有警察突然上门,这段关系也是毫无疑问经过她同意的。一系列精心引导和控制,把V做成了所谓的“共犯”。

    “是的,我同意了,那年我十四岁。他们说我不是受害者,而是同谋。” 当我突然读到段冷冰冰的文字时,我脊背发凉。

    V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再加上G才名在外以及对“作家”身份的盲目崇拜,使一切不合理行为都得到了美化。爱情如幻梦又太过强烈,以至周围人的警告都显得苍白。

    “只要我感觉到对方是在真诚地关注我这个人本身,并且这个人还是男性群体的一员的时候,我的防备心理就瞬间瓦解。”缺失感,那种对爱的缺失感使V不惜饮鸩以止渴。缺什么就补什么,就像这个孩子,没得到过真正的爱,就在其他地方找寻。

    更荒唐的是 V的母亲知道G是恋童癖,但也接受V和G在一起。

    V也怀疑过“这到底是不是爱”,但她不太在意,或是刻意忽略了,为了能心安理得的沉浸在G的“爱”里。

    在一起后,G开始控制V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变成了V的导师。G把和少女的“恋爱”写进书里,以这种方式满足女孩们的虚荣心,这也是他施加精神控制的一种方式。G用这样的方式建立了一个魅力十足的形象,骗了一个又一个女孩。更危险的是,这个虚伪的把戏不仅唬住了他的年轻情人们,还骗过了他的读者。

    G就是一个为恋童行为辩护并且亲自实践的变态,他将虚伪和谎言伪饰成信仰,将作家的身份作为他怪癖的借口。

    G曾通过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追求自由之名,主张降低未成人性同意年龄,看似是为拓宽未成年人的行为边界,实际上是想把恋童癖合理化,把犯罪行为合法化。

    强调女性具有能动性、自愿选择成为性客体,是性产业的陈词滥调。因为女性的能动性可以为男性的性欲免责。——《始于极限》

    如果爱要与全世界对抗的话,那全世界是对的。

    我虽然认为爱情与年龄无关,但是爱情发生的前提至少是两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精神与物质上的独立。精神上的独立让你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保持清醒,物质上的独立让你不必过分的依赖他人,保持理智。

    意识觉醒,满目疮痍

    V发现G同时跟其他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发展同样的关系,她决定主动停止这段关系。V了解了什么叫“自恋的变态”,知道“性掠食者”为何物时,她才在这种无法名状的残暴又惊惧的噩梦里彻底清醒。面对虚幻的爱情,她饱受巨创后,用高昂的代价换来得痛彻心扉的领悟。

    可笑的是对于V的离开,朋友不安慰反而是苦心劝导:“G可是一个大作家啊,你要尊重他的灵感来源,保护他的才华。”就连她的母亲也只是沉默后的一脸担忧的神情浮现在她脸上:“可怜的孩子,你确定吗?他多么爱你!”

    后来V遇见了一个男孩,他说 “你没有意识到这家伙是在利用你、伤害你吗?这不是你的错,是他的!你既不是疯子也不是囚犯。你只需要重新找回自信,离开他。”

    V逐渐见识到G操纵人心的手段,还有他构筑起的谎言高墙。他全部的智慧都被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并将它们呈现在他的某本书里,以美化的方式来扭曲现实。

    关系结束了,但伤害没有停止,G把两人的信件、相处,成书出版,和V的这段经历成了G笔下最丰富动情的文学素材。作家的盛名之下是用男孩和女孩羞涩的天真为他送上最美的祭奠。V时不时看到以自己的故事为原型的出版物,只不过G丑化了她的形象,而美化了他自己的形象,书中将他的所有行为合理化,甚至叙述成恩赐。他记得美化自己,却不记得模糊V的身份,V说自己“永远囚于他用文字铸成的牢笼”。

    语言从来都是一场围猎,掌握话语就是掌握了权力。

    ——克洛伊·德洛姆《我亲爱的姐妹们》

    谎言伤害被书写成浪漫和恩赐 ,V好像失去了诠释自己人生的能力,永远被禁锢在痛苦的十四岁回忆里,永远看不到未来也感受不到希望。

    还有一件令我难过的事是,结束这段关系后,V陷入低落和焦虑中时,常常会埋怨母亲,埋怨她当初的放任和支持。在我看来,这个行为的潜台词是,“妈妈这实在是太痛了,你可以帮我分担一点吗?”可她的妈妈却连连摆手:你十四岁时已经很成熟了。

    “我将一辈子都只有十四岁了。我的命运已经被写定。”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好难过啊,无力无法逃避又毫无还手之力,好像一座山压在心口,难以呼吸。

    以笔为刃,披荆斩棘

    多年来,V如笼中困兽一般,脑海里满是谋杀和复仇的戏码。终于有一天,她望见了出路。那便是让猎人掉进他自己的陷阱:将一切都写进书里。

    作者反对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以爱情之名蓄意造成的不可承受的精神伤害。

    “沉默”即意味着同意?《同意》无疑就是打破沉默的勇气之作。它的发声不仅是作者亲历关于创伤、痊愈与勇气的回忆,同样也是为无数个没法发声、没法写作,但同样受过伤害的女孩们发声。直击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的层层疏漏,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沉默不代表同意,沉默也许是因为害怕;沉默也许是习惯了逆来顺受;沉默也许是因为无知……。无论如何,这都不是尚未成年的女孩们的错。有心之人利用她们的无知和近似愚蠢的天真,诓骗她们交付身体,无底线地作恶打压,夺走了她们相信人的能力,却还能逍遥法外,不受惩罚。沉默的她们总有一天会长大,会发现血淋淋的真相,会清醒地知晓自己是个受害者。

    颇具盛名的作家也可能是恋童癖,是犯罪分子,职业滤镜要不得,人渣终究是人渣。文学和艺术等不该是犯罪者和窃德者的庇护伞。丑陋的终归是丑陋的,但该负责的是他,而不是她。

    这本书法语版本为《两相情愿》,被诱导的两相情愿,不平等的两相情愿,是剥削,是压榨,是犯罪,不是爱!

    我希望全世界的花朵都可以在阳光下,灿烂盛开,尽情绽放,不是一朵两朵,是千千万万朵。

    最后查了一下,书中的G这个恬不知耻的淫邪之徒竟然平安活到了八十多岁,《同意》的出版引发了法国社会的广泛关注。检察官开始对G展开调查,他与三家出版社的合作被终止,终身津贴被取消。在83岁时,G终于对他过去的部分恋童行为表达愧疚。“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必须转过头去,抵制诱惑。”但同时,他也不遗余力地为自己辩白:“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从来没有人认为这是犯罪……”

    不过,没有人再关心他对这段关系遮羞布般的定义,人们关心的是更加现实的问题。随着《同意》的出版,法国社会掀起了关于“性同意”的讨论浪潮。在舆论的推动下,2021年,法国立法将性同意年龄设定为15岁,弥补了此前法律上的空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意》:被诱导的两相情愿,法国版房思琪的内心独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pu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