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物就像是奔腾不息的河流,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马可·奥勒留
一、广场舞的逆袭——从边缘到主流
广场舞倍受争议,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现在,它似乎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开始逐渐地蜕变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如果你现在上网搜索“广场舞”三个字,弹出来的会是“健身大赛”、“聪明操”和“舞出风采”这样正能量满满的词汇,而脑海中的那些模糊的负面印象——“争夺地盘”、“噪音扰民”,还有“抢占球场”——则统统不见了踪迹。
广场舞 VS 篮球场上个月我从深圳回武汉。晚七点高铁到站,这时天色已暗,但还没有黑透。大概是旅途颠簸吧,我无精打采地拖着行李箱,缓慢地穿过车站广场。这时候,一段动感高亢的音乐响起,哦!原来是洗脑神曲《小苹果》,真个人不由得为之一振。天已经黑了,我本能地循着旋律飘来的方向望去,明亮的路灯下,很容易就看到一群热情洋溢地跳着广场舞的老乡。他们人数100有余,因为节奏整齐划一而显得气场十足。这群人里绝大多数是中老年女性,在网上,她们有一个更为人所知的称呼——广场舞大妈。
这种情况在深圳也常见,在几乎所有的广场和公园,由大妈们组织的广场舞小团体活跃而显眼。唯一不同的方面应该在音乐上,可能由于靠近香港的原因,深圳的广场舞音乐夹杂着不少粤语歌,比如邓紫棋的《喜欢你》,偶尔还可以听到罗大佑的《皇后大道东》。
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广场舞爱好者当然不止深圳和武汉,广场舞早就超越了大妈们特定小圈子的单打独斗,进而全面渗透进了这一类群体的生活。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大中小城市,伴随着夜幕的降临,在下班族熙熙攘攘的人流消散后,轮到广场上声势浩大的大妈方阵出场了。热场的音乐很重要,像《最炫民族风》这种全民神曲,或是《女友嫁人了,新郎不是我》这样的印度神曲大受欢迎,歌词的意思倒在其次,要紧的是节奏感和煽动性——借此来保证对大妈们感官上的刺激,以增强吸引力——毕竟大妈数量有限,不同的舞蹈团体彼此间竞争也很激烈。
大妈们有她们的坚守,每晚六点半到九点左右,这是她们一天中雷打不动的休闲时光,除了通过广场舞来健身,在广场这样的大集体里一起行动,温暖地寒暄才是她们更看重的。
广场舞已然成为了她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稳定持久的生活方式,似乎正在让广场舞日渐摆脱边缘文化的约束,渐渐演变成一种被社会认可的主流文化。
二、广场舞选择了城市,还是城市选择了广场舞?
也许对于在广场上挥汗如雨的大妈们来说,把舞跳high了才是正事儿,“广场舞受不受到认可”这码子事儿多少有些多余。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实实在在地被大众接受了。
一个容易被注意到的事实是各种“尬舞”的流行,它可以被视为年轻一代对广场舞的个性化演绎。在网络上各种直播间里,尬舞被各种人气主播作为一种调节气氛的手段而流行开来。而“调节气氛”这个功能本身就说明了“广场舞”已经成为了一种众所周知的公众语境,它完成了从线下到了线上的悄然逆袭。而实际上,广场舞的流行已经超越了国界。前不久NBA勇士队球星克莱·汤普森来中国做宣传,就很接地气儿地跳起了广场舞,一招一式颇见功力,民族的果然是世界的。
克莱·汤普森的尬舞另一个事实不引人注意却更有说服力,那就是广场舞吸引了VC的注意,受到了资本追捧。2016年11月24日,广场舞视频网站“糖豆广场舞“”获得IDG资本与祥峰投资的500万美元投资,宣布完成B+轮融资。这已经是该平台去年获得的第三次投资——算上之前的A轮和B轮,糖豆广场舞已累计融资2500万美元。糖豆并不孤单,因为“就爱广场舞”、“舞动时代”和“99广场舞”等创业平台跟它一样,都瞄准了1亿广场舞爱好者的巨大市场。
如果说广场舞由不起眼的大妈活动,摇身变为老少咸宜、中外通吃的社会热点,这是一种短暂的流行趋势。那么,商业和资本的介入毋庸置疑地宣告这种低门槛、易传播的健身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至少这1亿广场舞爱好者会同意这一点。习惯意味着稳定、高频和刚需,而这一切都是商业变现所需要的。
每一种商业都离不开特定的场景。城市里,为广场舞提供活动的场地比较特殊,多是些大大小小的广场,其中很多广场就位于市中心最繁华喧闹的地方。半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步行穿过深圳南山区著名的商贸中心海岸城,站在正中心的广场。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右边是赫然耸立的购物中心,玻璃外层折射出颇具现代感的金色光泽;而广场左边的一个角落,伴随着熟悉动感的音乐,大妈们旁若无人地舞动着,兴高采烈、慷慨激昂,一脸说不出来的幸福模样。
从广场角落看去,购物中心触手可及一面是泛着金色光泽的高冷现代购物中心,一面是跳着热气腾腾广场舞的大妈。这两者距离很近,不出300米。正是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这两个风格迥然的镜头神奇地上演了一出冰与火般的对峙。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有些奇特的场景天然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乡土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化过程中的冲突。
在这种表面的尖锐矛盾之下,跳舞的人和购物的人相安无事,自得其乐。这又让眼前的画面有了几分和谐与圆融。不由让人心生好奇——到底是广场舞选择了城市,还是城市选择了广场舞?
三、那么,到底怎样理解“广场舞”?
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费孝通 《乡土中国》
对于城市和广场舞的探讨,最终还是要通过一种社会关系来切入。正如上面费老这句话暗示的,真正的稳定离不开相互的兴趣和了解,没有了解基础的感情也经不住考验。作为一名天生好静的年轻人,我确实不太喜欢喧闹的广场舞,甚至还深受其害。有段时间在闹市边租房,楼下的广场舞大妈恰好是凤凰传奇的铁粉,放歌居然用单曲循环模式。这也给我留下了后遗症,现在只要《最炫民族风》的旋律一响,双腿就会不由自主地无规则抖动,算了,不提也罢……
也许对每一种让我们有负面感受的社会现象,第一反应都是批判、否认、或者索性视而不见。但是一旦抛开成见,开始耐心追问,这些在道德上不太牢靠的事情,几乎肯定能得到一个社会学角度“不得不”的答案。以大妈们在广场上跳舞为例,她们占领球场、抢占广场,甚至老妇聊发少年狂,跟年轻人动武、硬钢……这无非是囿于场地所限,大妈们日益增长的广场舞需求找不到释放的出口。
再往深了想,一个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最近几年的城镇化建设略显激进,从而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有些捉襟见肘。那么在经济层面上,乡土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矛盾就爆发在了供给不足的基础设施上。毕竟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考虑到2016年我国的城镇化普及率才57.35%,这种矛盾肯定也会长期存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而这两种文化,实在无高下之分,只是因为社会情态的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它们的态度也不同。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质疑——你撇开细节泛泛地谈两种文明的冲突,除了让人一脸懵逼之外,到底能不能帮我理解广场舞这种现象?
其实,把这两种文明扯进来,是为了引入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背后,离不开由城镇化浪潮作为动力的社会结构转型;而在这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这一社会工程纷繁浩大,旷日持久。而文化自有粘性,这也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身处城市的我们,即便享受着世界级的硬件条件,恐怕也很难立马摆脱文化惯性。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再看到那些在闹市里载歌载舞的大妈们,也许会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广场舞是她们的一个“不得不”的选择:
首先,要承认不同消费习惯的决定性影响。邻居家张大妈是广场舞爱好者,一次我问她为啥要跳?她先是愣了一下,皱着眉头想了几秒钟,然后咧嘴一笑,“闺女经常加班,我干脆就出去运动嘛,也给自己找点乐子”。单就锻炼身体而言,在广场上跳舞的大妈们,跟在健身房里撸铁的年轻人没什么不同,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健康,提升生活品质。至于为什么同一个需求把两辈人引向了不同的场所?这就要结合父辈的消费习惯来分析了。坦率地讲,对于亲历过物资稀缺年代的父母,他们对于价格要敏感得多,也节俭得多。相比于健身房动辄几千元的会员费,广场舞几近零门槛,经济上更合算,无疑是一个更友好的选项。
很多年轻人习惯于去健身房锻炼其次,社交渠道的隔阂也鼓励着广场舞社交。相比于经济上的好处,也许社交带来的归属感更让父母动心。回想起这些年我们与父母的交流,双方的谈话次数骤减,也越来越难聊到一块。除了两代人面对的现实挑战不同之外,对于互联网的接受程度,也让彼此选择了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不同渠道上——在我们看来,智能设备是一种数字化的线上生活方式,而父母多半只视其为线下生活乏味时的调味剂——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从一个更大的公共空间的角度看,线上线下这两种不同的媒介渠道构建了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分化出相去甚远的思维模式,而随着这些讯息反作用于媒介,其结果就是“媒介即隔阂”。这种隔阂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不同的场景——当我们在地铁里塞着耳机听歌,刷微博时;父母们正在三五成群地挤在广场,一边跳着舞,一边聊着他们觉得熟悉轻松的话题(健康状况、子女情况、朝鲜台湾问题等)。
最后,如果说锻炼需求、消费观念让大妈们走向了广场,社交方式的隔阂让她们在广场上找到了放松和归属感。那么,深植于这一辈人潜意识中的集体主义观念,终于让这种小圈子的娱乐活动引爆成一场风靡全国的浪潮。而追溯这种集体主义的观念起源,还是难以撇开几千年乡土中国潜移默化的滋养教化。回过头看,这种集体主义的传统是一以贯之的——朝鲜战争、上山下乡和文革,甚至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在这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宏大叙事之中,动员能力极强的中央政府和以集体面貌出现的老一辈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父辈们这种对于几乎一切活动的共同介入和深度参与,也让集体主义的精神变成了父辈自带的文化烙印。撇开集体行动的方式,他们很难对其他方式感到满意,而一旦有了这种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这种下意识的身份认同很自然地就催生出了自信、活力和久违的热情。那么这次,它们通力合作的行为艺术就是众所周知的广场舞。
所以,如果现在再被人问起:广场舞这种现象,你怎么看?我宁愿这样表述:上辈人的消费习惯、与年轻人迥异的社交倾向,以及一种根深蒂固的乡土文化惯性;这些因素在城镇化过程中相互反应,在共同作用中让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广场呈现出了今天这个样子。
后记:关于广场舞,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什么样的女孩会变成将来的广场舞大妈?”
获赞最多的答主恰好是位女孩,她的回答是“命好的女孩”。原因是她们不为生计发愁,身体也棒棒哒,还不为家务所累;实乃热爱生活、岁月静好的典范。
这个回答很有见地,它巧妙绕开了提问者所设下的“广场舞大妈”这种标签化陷阱,直接从人性的源头去认真理解上辈人的生活。有一点经常被我们忘记,子女永远不必担心父母向下关怀的愿望和努力,而父母却总难获得晚辈对自己理解的兴趣。沟通必须是双向的,这样的真诚回答,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反向沟通尝试。
所以干脆点,父母要跳广场舞,那就让他们跳吧!这不仅是父母操劳一生理所当然的特权,还因为年轻人总会变老,真到那个时候,我们难道不希望下一代人说——快来瞧瞧,这些活得风生水起的大爷大妈们!
网友评论
很喜欢您写的文章,总结犀利,解读透彻,能提供各种论据相支撑,充满思考。拜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