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在路上亲子教育
你为孩子累成狗,孩子却从不愿意以你为荣

你为孩子累成狗,孩子却从不愿意以你为荣

作者: 舒女王Suven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15:04 被阅读39次

天还没亮,一夜没睡好的美琴,就不得不挣扎着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必须要在半小时内把孩子的早餐准备好,然后用十分钟给自己简单洗漱整理。 

接着就是把孩子拉出被窝,替他快速穿好衣服,拎到洗漱台,递给他一早已经挤好牙膏的牙刷、装满水的水杯。

趁孩子洗漱过程,快速帮孩子检查一下书包里面的东西是否装齐了。

等孩子洗漱完毕,水煮的鸡蛋已经剥好壳、杯里的牛奶温度正好入口,面包上的果酱不多不少地涂好,甚至连餐后吃的苹果也已经削好皮在一旁等着了。

晚上下班,继续全身心投入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还要想法设法陪孩子游戏,教孩子作业。

美琴认为,只要对孩子好的,一定亲力亲为做到最好。 

大家都夸美琴:真是太能干了!

美琴叹口气:为了孩子,没办法。累!累地狗都不如。四五年都这样过来了,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反正打死不能再二胎了。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聊起来:养个孩子真是累啊。出生开始就要不停地担心安全问题,操心营养问题,关心学习问题。恨不得把孩子设置成机器人,编好程序,自动避开危险,按时按量自动进食,冷热温度自动调节,一键输入各种知识技能…

确定真的想要养个机器人?

其实,只是希望孩子在自己用尽全力的养育下,成长地更加完美。

可事实上,美琴的孩子豆豆并没有按照她的愿望“完美”地成长。

豆豆是个安静听话的孩子,但他显得有些胆小内敛。遇到事情总是第一时间找妈妈,而且在困难面前习惯退缩,受到挫折总是选择回避,不愿意再次面对同样的问题。

无论美琴怎么对他进行教育,鼓励,都得不到明显改善,美琴感觉自己已经心力交瘁。

其实,这是典型的“过度养育”案例的。

过度养育,就是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干预过多

比如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出事,所以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总是觉得孩子能力不足,所以对孩子过度帮助;总是觉得孩子离开自己就会犯错,所以替孩子做决定。

一旦父母对孩子过度养育,会造成孩子过度依赖父母,于是,父母投入地也会越来越多。

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越养越难,越来越多问题,父母也变得越来越焦虑,而且孩子也会在这种环境下因为没有自主、缺乏独立能力,导致不幸福,从而也变得焦虑。

当然,爱孩子,保护孩子是做父母的天性。 

对孩子,我们该有保护、帮助和指导,但凡事都得有个度。这个度如何衡量有没有过,就看看下面三点:

1、孩子是不是特别依赖你?只要有问题第一时间找;

2、 孩子抗挫能力不强,困难面前容易放弃;

3、为了孩子,你已经没有了自我时间,身心疲惫。 

因为父母过度保护,习惯性包办或者帮助,孩子会在本来应该具备能力应对的困难面前,因为没有父母的帮助就胆怯. 

也因为在父母的帮助下容易成功,所以独自面对问题,一旦失败就无法接受挫折。

而父母因为过度养育,总是事事操心,事事代劳,而且还忍不住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怕少报了一个兴趣班,怕少参加了一个比赛,怕孩子的手工作业得不到老师表扬,于是什么都替孩子想好,选好,做好。

心力交瘁事小,心梗发作就事大了。

所以,避免过度养育,绝对是对孩子和父母都有益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改善:

一、让孩子自己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

困难不是从来都不是人类的敌人,我们都是经历了困难才能积累经验,逐步成熟。孩子也一样需要去面对他自己的困难。

当孩子遇到困难,不会超出他能力范围太多的情况下,父母应该选择默默地关注孩子,克制住想去帮孩子解决的冲动,让孩子独自面对并想办法解决。

遇到困难稍微超过孩子能力的,也不要马上给出援手,而是给孩子一些解决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

在孩子确实没能力解决的困难面前,父母帮助的时候,也要告诉孩子你是如何替他解决困难的,他以后面对此类困难可以学习应对。

孩子做作业遇到不会做的地方,你是选择告诉他答案好,还是先让他思考,实在不行,再引导他思考好呢?当然是后者,因为孩子始终要学会解答作业中的难题,才能习得知识,成为自身的营养。

当然,如果1岁的孩子不会自己刷牙,需要家长的帮助自然是正常的,家长不能说拔苗助长,强迫孩子必须学会自己刷牙。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允许孩子犯错。

而在可以预见孩子可能犯错的情况下,只要危害不大,不涉及对自身或者他人有安全风险,就不要进行干预,放手让孩子去犯错误,只有自己体会犯错的过程,才会印象更加深刻。

也只有尊重孩子的选择,使其承担自己行为后果,才能让孩子获得探索学习的机会,拥有掌控自己人生的幸福感。

比如孩子爬到凳子上,很可能会摔跤。在确保周边没有危险物品伤害孩子的情况下,无需制止孩子继续攀爬。只有孩子摔下来,才会记住这个行为的后果是会让自己疼痛的。

另外,家长不能把自认为好的、正确的观念强加于孩子身上,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不让孩子走弯路。

比如你认为学钢琴对孩子非常好,但你不能强迫孩子必须学这个技能,可以给孩子提供机会去了解钢琴艺术,引导孩子赏析音乐之美,让孩子自行选择是否学习。

拥有自主选择机会的孩子,更有主见,更加独立,更能够应对挫折和困难。

三、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感到难过、伤心、生气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安抚孩子的情绪。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只要孩子不是处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可以选择让孩子在负面情绪下独处。孩子需要认识自己的情绪,才能知道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一有情绪,家长就心疼地不行,立刻去安慰,孩子很可能会把情绪当成是与家长交换条件的一种方式,甚至觉得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闹情绪。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让孩子知道情绪可以有,但是发泄情绪是对解决问题完全没有帮助的,没有人会因为他的情绪而替他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孩子认识到必须从情绪中走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需要在困难面前习得练习情绪处理的能力,才能在将来不被挫折打败,才能乐观的面对人生。

四、不为孩子失去自我。

龙应台的一句金句说: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真的不必追随着孩子走,他只会在我们生命过程中相伴一段,他有自己的人生,而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

并不是我们对孩子付出越多,投入越多,一定会得到一样多的回馈。相反,我们为孩子投入的太多,给孩子带来的是巨大压力,是过份的束缚。为了孩子失去自我的父母,是孩子的一个负面榜样。 

试问一个在孩子面前始终是心力交瘁、身心疲惫、焦虑急躁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让孩子觉得成人的世界太可怕了,如果可以,还是永远躲在父母的庇护下好,让困难和压力由父母替我们扛着。这样的孩子哪怕生理年龄已经到了成年,心理承受能力都无法匹配成年人生活应该具备的素质。

有自己生活,有自己人生目标,不以孩子为生活核心的父母,在他们展现自己人生价值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散发出笃定、自信的人格魅力,绝对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积极正面的模仿榜样。

切忌过度养育,强调的是“度”。既不能对孩子过份干预,也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

对于孩子人身安全、道德底线等问题,或者是确实无法解决的难题面前,一定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而对孩子适当的关注,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安全、健康、成绩等问题上,应该关注到孩子深层次的心理、幸福能力、为人处事、学习习惯等方面。

父母,不要去取代孩子的双脚,而要成为孩子头顶的启明星。

育儿之前先育己,让我们放下焦虑,从成为更好的自己开始,身体力行成为孩子崇拜的偶像。

相关文章

  • 你为孩子累成狗,孩子却从不愿意以你为荣

    天还没亮,一夜没睡好的美琴,就不得不挣扎着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必须要在半小时内把孩子的早餐准备好,然后用十分钟给...

  • 自尊自爱

    爱孩子吗? 那就好好爱自己,不让自己生气,烦恼。你是孩子坚强的后盾,要让孩子以自己为荣,为骄傲。

  • 以你为荣

    社会是现实的,大众思想无时无刻敏感抵触着新的思潮;社会发展也是迅速的,大清已经亡了,但不能否定一部分女性,给自己的...

  • 以你为荣

    我的家乡高州举办了一场荔枝文化艺术节,昨天开幕式很是盛大,我远在千里之外,通过了网络直播,完完整整地看完了整个过程...

  • 以你为荣

    把季节晾晒在路口我在等风捎回你的停留阳光在枝头微笑没有你的日子我无法逍遥月色在午夜里逃跑看不见你的笑靥我徒增烦恼守...

  • 以你为荣

    半夜三点多醒来,牙疼,一模左边脸,肿了,隐隐发疼,基本上是很难睡着了,思前想后,还是吃点药吧,希望再次醒来,不再难...

  • 我以你为荣

    看着车窗外万家灯火,一闪一闪,可是却没有我的立足之地。要在繁华大都市立足得有多难!突然特别心疼我哥,他当初...

  • 原创 🍀🌸 以你为荣

    作者:舟行日月 又是一年高考季,网上经常有各式各样的新闻,某某家的孩子多少高分,某某明星的亲戚多少高分…… ...

  • 第三周 第三拆 芹菜-“孩子你很重要”

    【R:阅读原文片段】 《孩子,你很重要》 用问题表扬 表扬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以他的言行举止为“荣”。只要有了自信...

  • 15/15 寻真北--高蕾

    拆页十五 用问题表扬《孩子,你很重要》p12 【R:阅读原文片段】 表扬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以他的言行举止为“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为孩子累成狗,孩子却从不愿意以你为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ix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