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诗歌的列车从海子的身上碾压了过去,唐国明被一群16岁的女孩
- 诗歌列车碾压了海子,一群女孩推唐国明上了《鹅毛诗》歌列车
- 若说现代诗歌从海子后就终结了,那么唐国明的《鹅毛诗》出版后,现代
- 唐国明鹅毛诗中的“村庄”不是海子诗歌中的“村庄”
- 唐国明的诗,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来临,一个伟大诗人的诞生
- 继海子之后,花十年心血,唐国明的鹅毛诗创造了现代诗歌史上一个新纪
- 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具有“鹅毛体“稀世男唐国明的鹅毛诗
- 被骂惨了,唐国明写给500多位女孩的鹅毛长诗《神的花朵》修改稿
- 唐国明的鹅毛诗名篇《向阳坡上的今夜》与海子的诗名篇《祖国,或以梦
- 鹅毛诗人、考古复原红楼梦作家唐国明那些14、16岁的小红颜知己
如果说列车从海子身上压过去,唐国明却被一群女孩推上了诗歌列车
如果说诗歌的列车从海子的身上碾压了过去,唐国明被一群16岁的女孩推上了诗歌列车
————————————————————————————————————
至于我把这道残缺的“长城”复原修补得怎样,究竟是从“闻得枯荷听雨声”抵达了“闻得残荷听雨声”,还是从“闻得残荷听雨声”抵达了“闻得枯荷听雨声”,读者读后便知。
————————————————————————————————
————————————————————————————————
————————————————————————————————
半途哲人、鹅毛诗人、红楼工匠、作家唐国明
——————————————————
一、唐国明在《为了诗歌失去的尊严》一诗里写道:
………………………………………………………………………………
我满含泪光地滚动我的思想
即使清贫了几千年的被子把我盖上
我仍然没有忘记守护这顶世俗上的皇冠
………………………………………………………………………………
即使沧浪之水铺天盖地要污染
我洁白的云梦湖村庄
我仍然高筑着我的防护城墙
把一切汹涌而来的恶臭阻挡
………………………………………………………………………………
当群鸟从天空如黑云一样压向我
压向我云梦湖上的天鹅
我已张下一个让它们飞不进来的天罗地网
………………………………………………………………………………
即使这个诗歌星球上只剩下了我
我仍然会把我的思想梦想
贴在苍天天鹅的翅膀上
让风随着鹅毛
四处传扬
………………………………………………………………………………
我要种好麦地
丰收粮食
让麦子把我的麦仓填满
丰衣足食的让我的文字麦粒
一飞冲向天上
………………………………………………………………………………
就是大海决堤了
要把我的诗歌村庄全部淹没
我会把一切化成鹅毛
插在天鹅的身上
………………………………………………………………………………
哪怕把一切丢光
我也要把属于自己尊严的酒杯
高举向摆放太阳神殿的宇宙上
——————————————————
二、鹅毛诗对现代诗歌的三大贡献
——————————————————
唐国明说:“如果说诗歌的列车从海子的身上碾压了过去,对于我来说,我是被一群16岁的女孩推上了诗歌列车。”自从海子诗歌后,面对诗歌被普遍口语化、垃圾化、下半身化举行轰轰烈烈葬礼的当下:
………………………………………………………………………………
1、它是一种保卫诗歌、圣洁诗歌、复活诗歌,让诗歌重回文学皇冠位置的鹅毛精神与行动;
………………………………………………………………………………
2、它是又一种重生树立起来的诗歌典范,并且开拓了诗歌的新意境与新视野。将我们熟知的词陌生化成“月光裙子,太阳裙,月亮蝴蝶,鹅毛床,鹅毛衣裳,月光酒,芦花小库……泪筐……”大胆的运用村庄、稻田、麦子、鹅毛、月亮、太阳、芦花、群鸟组织它的云梦湖边村庄的世界,并且用出让人意想不到不同于常规的新意;
………………………………………………………………………………
3、它复原了诗歌原生的纯洁性、音乐性、民间性。让人重生体会到了唐诗宋词带给我们的诗歌的巅峰感觉。
——————————————————————
三、2017年1月26日云南杨柱辉发博文《繁衍<红楼梦>,悲情唐国明》——
——————————————————————
在之前,说唐国明是“续写”的也有,说唐国明是“抄改”的也有,说唐国明是“克隆”“山寨”曹雪芹文笔的也有,现在这位兄弟说唐国明是“繁衍《红楼梦》”了,唐国明不知道以后还会有人说什么。
………………………………………………………………………………
杨柱辉在文中说:
……
他隐居湖南岳麓山下,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才完成了这本书。
……无论是传统作家还是网络作家,一年写一本书甚至几本,是司空见惯的。……他对文学的偏执,对红楼梦的钟情,是让世人叹为观止的,是让所有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心生敬畏的。
……
视频里,有一个跟我一样的大光头,穿着一身长袍,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像一座丰碑一样伫立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像一个从古代穿越到当代的怪物,无视身边的一切穿梭在欣欣向荣的城市里。
………………………………………………………………………………
……直接就说:“我叫唐国明,来自湖南长沙……”
台上他念了他……《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这本书中的第九十四回里的一首诗,这首诗,是首悲玉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对不起,我是湖南人,普通话不标准。”我记得最深刻的两个字,就是他口中的“春”,这个春字,从他口中读出来,我觉得真是具有空前绝后的独创性的发音,以至于我实在是想不到怎么用汉语拼音表达出来,还有就是他所说的“空琴”,我听了四五遍,根本就没有听懂他念的是什么,一直以为是“空城”,后来我盯着字幕看了几遍,才知道不是“空城”,而是“空琴”。
到这里,我已跟台下所有的观众一起彻底拜服在他的长袍下。堂堂湖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为什么讲起普通话来如此登峰造极?为什么如此有个性?
……
是的,唐国明是可悲,隐居深山十多年研究红学,出山后却遭遇到那么多文艺界名人的嘲讽,的确可悲,但是更可悲的,不是他,而是那些漠视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
………………………………………………………………………………
最后在投资人龙书剑的帮助下,《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终于出版了。
……
视频里,他的父母盼望他早点回家,早点成家。虽然没有达到“家徒四壁”的程度,但是不大的瓦房里,墙面黑漆漆的,花甲之年的父母,流着眼泪……盼望自己的儿子回到身边,成家立业,就是回去种田,父母也是欣慰的。
如果前面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快乐,那么,看到他的家,他的父母,我们便陷入了沉思。
……一个考古复原《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的人,一个“当代曹雪芹”,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所以我们诚恳的希望唐国明老师……找点时间,找点空闲,谈谈恋爱,结婚生子,……尽量少写“没有人能承受他的才气和身体”这样的诗句了,其实很多人是不看诗的,也承受不起这样的诗句给他们带来的震撼。
他的诗不多,但是每一首似乎都能震撼人心。我是受不了这样的诗句所带来的震撼,所以我删除过他一次,但是后来我又加他了,因为我个人还是挺喜欢他的,喜欢他的偏执和固执,仰慕他的才情和心灵。第二次加他,他发条信息给我推销他的书,无签名的书籍50元一本,打印版的签名书籍,200元一本,亲笔签名的200元一本,最后还加上一句“如果不是买书,我们可以聊点其他的。”
………………………………………………………………………………
我突然感觉唐国明不仅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良师益友,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兄长。
他的诗,也写得很美,我也很喜欢。无论是诗歌还是红学,他都研究得不错。
……为什么作家能混到这个地步?是国家的悲哀?还是作家的悲哀?还是仅仅只是他的悲哀?
……
唐国明,是一位让我尊敬的作家,因为他偏执。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因为他……《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这本书,也独创了“鹅毛诗”。同时,他也是一个让我稍微愤怒和深表同情的人,……没有娶妻生子,……让我感到愤怒,而他不能顾全著书和孝义,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这让我非常同情。
………………………………………………………………………………
希望他记住,你不仅仅是曹雪芹附体的唐国明,不仅仅是繁衍了《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的作家唐国明,不仅仅是独创了鹅毛诗歌的诗人唐国明,不仅仅是上了电视的唐国明,同时,你首先是你父母的儿子唐国明,而不是作家唐国明,诗人唐国明。在你父母的眼里,无论你取得什么成就和名誉,你都只是他们的儿子。
最后,……希望唐国明老师的所有著作都能够成为经典,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
…………………………………………………………………………………………
—————————————————————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唐国明遵循自己的“ 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名言:
1、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
2、我们都是途中人。
3、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
——————————————————————————
唐国明简介:
………………………………………………………………………………
唐国明是谁,他是——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汉子;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的文人;
一个胸怀“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怀的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提出“半途哲论”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共鸣者的“半途哲人”;
一个“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的感性学者。
………………………………………………………………………………
唐国明说:“科学精神就是‘穷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他说,读书人的性格就如他追梦10多年租住在长沙岳麓山8平方米房间里坐“冷板凳”中,在发扬“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湖湘精神基础上;在互联网时代,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下,所表现出来的如他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穷天地之理,富天下之力,利天下之民,惠天下之物”;
————————————————————————————
——————————————————————
………………………………………………………………………………………………………………………………………………………………
唐国明,男,汉族,现居长沙,半途哲人、鹅毛诗人、考古复原红楼梦曹文工匠,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学、红学、数学方面文章数篇。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中文版连载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以写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得出自己结论的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其开创考古复原曹文红学、开创鹅毛诗、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猜想得出“半途哲论”的追梦事迹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唐国明鹅毛式探索小说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什么是唐国明“鹅毛小说”,就如作家唐国明本人所说的——
鹅毛式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就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
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表示为两素数之和时的不对等素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或说,每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的一半,且两个不同的素数分布在这个数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公式: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变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变换成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变换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奇变偶变”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
2的n次方是所有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抵达4、2、1数流的终结线,又是从4、2、1回归无穷数据宇宙的起始线。在这条2的n次方线上,有无数从4、2、1回时的分流点与抵达4、2、1数流的汇聚点,这些点却是在2的n次方合4+6n形式的数点上。因此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规则经过2的n次方合4+6n数的汇聚点,可以回流分流出奇数x合1+2n或合2+3n的数群,顺着这些数群回流,会回流出通过“3x+1”“奇变”“偶变”而来抵达4、2、1的无际的数流。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无为地从无序到有序从始到终,又从终到始地循环往复如此存在于宇宙创造着天生着宇宙万物诗意地生成消亡、消亡生成的最好最恰当的表述,所以此万有通变规律公式为: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2x←x←3x+1←(3x+1)÷2←……2的n次方←……←4、2、1……
即在上一波段转向下一波段过程中若2+3n不合2+4n与1+2n形式,则2+3n根据“奇变”“偶变”规则直接除以2为下一波段合4+6n形式的起始数的前提下,则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2+4n←1+2n←4+6n←2+3n……←2的n次方←……←4、2、1……
——宇宙万物就是这样如此诗意地以波段形式生成消亡、消亡生成。这就是万有的通变规律与“万有总在途中”通变公式。根据“3x+1”猜想“奇变”“偶变”原理,宇宙万有的诞生,应是一波段一波段类似于“3x+1”猜想“奇变”“偶变”过程中,随n数据的变化大小而不断排列生成。
这个“3x+1”猜想“奇变”“偶变”运行模式已经预示了一切, 它描述的无尽的奇数偶数遵循“奇变”“偶变”运行规则最终抵达4、2、1的结果是宇宙“万有总在途中”最好最恰当的表述,也是世界是一个无限的整体最好的表达,更是人类将来遵循“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以大数据形式进入4、2、1循环有序的运转后,一种人类梦想的“神”,超越于人类每一个人见识,甚至囊括人类所有智慧无所不能的“超我”将诞生于这个世界的数学告知形式。更是对世界事物是“偶数时”会发生变化回到“奇数时”,回到“奇数时”又会发生变化回到“偶数时”,世界事物就是如此地在在遵循着“3x+1”猜想“奇变”“偶变”原则在让一切守恒,平衡的最好描述。
不管怎样,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万有的某事某刻与某个历史时期都只不过处在它“奇变”“偶变”数据流中某个或合2+4n或合1+2n或合4+6n或合2+3n或合2的n次方或合其他运行形式的数据分离点上,永远处在一个未知变数的半途之中,永远被置于一个未知变数的“零乡”……
…………………………………………………………………………………………………………………………………………………………
3、“半途”哲论(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
在n是整数前提下,1除以2的n次方就是至小无内,2的n次方就是至大无外,唐国明遵循自己的“识你之理,看他之理,合诸家之理,知行之,得我之理”原则,又因“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的启发,得出的“半途哲论”:
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当你抵达“1+n”时,你就处在“2+2n”的终极半途中。即当你抵达1时,你就处在2的终极半途中,当你抵达2时,你仍却处在4的终极半途中……面对前途的无穷无尽,你永远会处在另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终极变数的“零乡”……
我们都是途中人。远方没有远方,你到达的远方,不过又是一个远方的半途之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