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姐对着眼前的一片草地发着呆,久久都没有说话,跟在身边的孙女拽拽她的衣袖,奶奶,你看,那有人在放风筝,我也想放风筝,玲姐转头看向前方,一个老者拿着转轮,手里的风筝线不停的转动着,天上飞着一条巨龙,在不停的往高空盘旋,还带着闪闪的霓虹灯,霎时好看呢,怪不得吸引了小孙女的目光。
玲姐对小孙女说, 奶奶一会就带你过去看哈,你看,这里曾是奶奶成长的地方,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变化可真大啊,变得奶奶都不认识了,原来的市场拆了,变成了公园和写字楼,看着从身边走过的男男女,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拿着奶茶和手机,边走边喝边说笑着,找不到一点过去的痕迹。
玲姐能这么感概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她的青春都酒在了这边土地,离开这里也左不过三年的时间。这三年对她而言变化是真大,孩子结婚了,有了小孙女,她也从阿姨的身份转成了奶奶辈。
现如今,她在东坝一个不大不小的商场里还开一家店,平常都归孩子管理,她呢在家负责看孩子洗衣做饭,从原来精明强干的老板,变成了现在的家庭主妇。这可能就是女人这辈子的宿命吧,不管年轻时候什么样,那怕你当老板的、当高管的,到老都一个样,都得帮衬孩子们过日子,美其名曰含怡弄孙坐享天伦之乐。
玲姐的大名叫陈美玲,十八岁初中毕业跟着老乡来了北京,初到北京的时候,她看着宽阔的街道久久不愿意离开,那四车道的马路,着实是惊叹到她了,在老家即便是温州城里,也从没见过这么宽的马路,光从这一点上就能让人感叹京城的了不起。那王府井街两边都是叫不上名的店铺,个个都是英文名,橱窗里的物品都精致无比,走近了细瞅一眼,看着价格牌嘴都合不上,从此让她对这座大城市充满了憧憬和对未来的向往。
玲姐来自温州下面小县城里的一个小村庄,彼时她刚刚从地方的中学毕业,因家里也不富裕,供不起她读书,就辍学回家了,正好老乡回家找人来上班,家里父母也指望着她赚钱,就跟着来了。
在学校的时候,她曾梦想着做一个服装设计师,想考服装学院上大学的,奈何自己学习一般,高中也没考上,中专家里经济差也不太想供,底下弟弟妹妹都还在上学,听老乡说要带她来京城长见识干服装,虽然不知道具体干什么,但一下干“服装”,立马来了精神,这才是自己要走的路,说不定到了大城市就能实现了呢?此刻,她就站在京温市场的过街天桥上,终于还是来了。
在她那个幼小的心灵深处,做服装设计师的小火苗从未熄灭过,老乡说带她来北京打工,那时虽然她还小,但南方人特有的精明劲指导着她,坚信走出来才是唯一的出路。现在她正站在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前,看着眼前一片繁忙景象,心里甭提多开心了,这路是选对了。面前的这座建筑物就是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谁也没想到,在这里一待就几十年,她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蜕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又从企业家过渡到了如今的奶奶,在这里走完了自己辉煌的前半生。
这座服装城非常大,从天桥上就能看到几个大字“京温服装市场”,进到里面,从一楼到四楼全部都是商铺和各种服装品牌的展示中心,两侧的扶梯上上下下的很多人,有孩子的妈妈们结伴来逛的,有从外地来京进货的批发商,有成群结队的闺蜜群,都在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从进到服装城的那一刻,她就强烈的感知到,这一次自己选对了路,来对了地方,虽然目前只是个打工仔,但怎么着也算是离梦想更进一步。人生就是这样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时时都会出现,你以为不上学没了出路,走到了死胡同,其实是你没发现新的方向和目标,不管哪种活法,只要方向对了,你就大胆往前走就行。
玲子很快就在京温城里站住了脚,每天早上四点起来去二期市场批货,那个时候生意是真好,只要你有个铺子,就能挣钱,刚开始玲子是帮老乡看铺子,别看她岁数小,在一众北方人面前,她那个能说会道的小嘴还挺管事的。
买东西讲的就是个眼疾手快,看到有人往她铺子里瞅,二话不说凑上前,不管年轻大小,老少爷们,一率上来先来句:“老板,进什么货?进店看看吧,选选吧”,边说边往铺子里拽,指着墙上的款说,你看最近这款很畅销,带上几件回去吧?咱这里一件两件不嫌少,三件五件的不嫌多呢,买的好下次再过来呀。
来批发市场的多数都是一些没什么从商经验的老百姓,被她这么一忽悠,架不住她的热情待客,顺势就选几件带走。心里话说的,反正自己刚开始卖货,也不知道好不好买,这老板说最近这个款火,看来拿的人不少呢,随着大流走准没错。
就这拿上衣服后,一边走还一边感谢小玲子,其实玲子哪里知道卖的好不好,反正所有人来了都是这么个招呼,反正铺子里的衣服能批出去就挣钱,干早市的就看一早上能批出去多少货,出货才是真本事。
那时候京温市场附近都是小作衣坊,也不知道他们都是从哪里弄来的版,只要看着好就下单制作,做好一部分就拿到批货市场卖,批货早市早上九点关门。关门后京温市场就刚刚开始营业,玲子就转场到了京温市场守着店铺。
一般小的零散批货商会去早市,那里不光衣服便宜,款式也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个款都是买完就断货,下次来又是新的款,质量再次也有新款上市,这也是那些小批货商乐意去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京城的打工者,一传十十传百的听听闻早市衣服便宜,款式新颖,个个都想着过来淘一淘,图个便宜和新鲜,只不过很多的衣服质量一般般,买回家最多穿三回就起球不能穿了,真是应了那句“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京温开门后,玲子就守在店里等着大批发商来上货,一般来店里来的都是些外地开大店的大批发商,河北、天津过来的客商比较多,也有很多东北来批货的,一来都是有目的,货不光便宜就行了,还得款式好、质量好、面料好,三好才能下手拿货。
通常这些货商都是头天过来先看货和款,看好了看准了谈差不多,第二天第三天才拿货呢,一拿都是一手一手的拿,玲子也愿意招待这类货商,精明是真精明,但挣钱也是真挣钱,早市忙活半天,不及店里一个小时挣的多。
就这样从做店员到自己开店,玲子用时三年就实现了梦想,自从有了店后,她很快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南方来的人脑子都灵活,想到什么东西就会去做,每天应付各类客商,帮客户们设计服装、搭配配饰、得空的时候还得去参加各种时尚活动,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
跟真正的设计师们一一起交流心得,学习服装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不要觉得上大学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就她这个小学毕业的人,只要肯学下苦,能力上一点不比服装学院学出来的差,俗话说天无决人之路,上帝给你关上一扇窗的时候,一定还给你打开了另一窗,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开启。
那个时候京温市场里的创业气氛非常浓烈,因为都是背井离乡出来的人,都想获得在这城市里生根的权利,所以彼此也团结,互相都有一个小圈子,集各家特长做事,就这样的团体没有不成功的。
玲子也因为这里所带来的好处,而迅速融入了这个圈子,她享受的不仅仅是当老板的喜悦,还有事业上,关于设计灵感的互相交流,每周定期举办服装设计交流会,聊聊近期国内外服装市场的最新款式,时时都在进行着头脑风暴,打造一种永不停歇的创新思维。
而今天,她站在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回看自己前半生的成就,真的是一曲跌宕回肠的还魂曲。所有的苦和累都涌上心头,想起那些跟自己一起奋斗过的小伙伴。每日起早贪黑上早市批货的娜娜,长的胖乎乎河北姑娘二妞,带着眼镜的帅哥东子。
那时候接触的每个人浑身都充满了力量,看他们总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活。不知道现如今都过的怎么样了,得空了也约着相聚首下,来这里谈谈古论论今,回忆一下过去的岁月,一定很有意思。
就这批货的生意,一干就是二十年,早上去早市批货,白天京温接待客户,晚上还跟加工厂对版、对面料、看样衣盯单子,忙活完回到出租屋,经常都后半夜了,累的是腰来腿不来,浑身跟散了架似的,躺床上沾枕头就着,被同屋的伙伴嬉称“秒睡”,经常是人家还兴致勃勃的在讲话,她都已经鼾声四起了。
更别提什么双休,往往双休的时候才最忙,很多开店做生意的老板,也不有很多上班族,都乘周末休息时来上货,时间紧任务重,每个都得照顾到位,才能有下次的合作。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从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到看到自己能得到什么而努力着。她笃定的相信自己未来会越来越好,也是从那个阶段苦过的人,才能深刻的体会到那种苦与乐并存的快乐。
她的成长也蛮快,从想当一个服装设计师到当上小商铺的老板,到后来开工厂办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跨越一个层级都跟脱了一层皮差不多。你以为开一个店就行了吗?可能你还会想开更多的店,想做更多有意义的事。那时的她是一个成功且优秀的设计师,是一个成功且上进的老板,是一个努力渴望上升的企业家。
从那个时候起,她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期待和爱,她相信只要努力,终究会被看见,在这里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了更多成长的机会,实现自己完成更大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