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伦敦有一条查令十字街,1920 年代,本杰明 • 马克思与马克 • 科恩在这条街上开了一间古书店 —— 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经过几次乔迁,最后坐落在查令十字街 84 号。
重新看完《查令十字街 84 号》,与第一次看的时候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在 Kindle 上看,只是知道这本书是由来往书信凑成的书,感受不到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与一间书店之间那种动人的联系。
这次看是译林出版社的珍藏版,读完有一个念头,就是希望能够去到查令十字街 84 号买一本英文原版的这本书(虽然现在在那里的书店已经不是原来的「马克思与科恩书店」)。
远在美国的海莲 • 汉芙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一家书店,然后给其寄去信说明自己希望买到的书名。
没想到书店的员工弗兰克真的帮她找到这本书,在这之后她就一直给书店寄信买书,书店寄去书籍,而汉芙寄去书钱,多余的钱书店为她成立一个专属账户记录起来,这不就是那个时候的会员卡充值卡吗?
汉芙除了买书之外,还会给书店的员工们寄很多的生活物资,包括鸡蛋和牛舌罐头等,所以书店的员工也有跟她有书信来往,他们也很希望有一天汉芙能够亲自去到书店与他们面基(只是直到最后她都没有去到这家书店)。
汉芙本身并不是一个有钱的人,但是她会用自己赚来的钱去买书,并且买很多的古书,对书的质量也有自己一定的要求。
看着他们的书信,让人感觉其实一个人对于物质的需求没有那么巨大。我们目前感受到的很多需求其实都是被各种营销手段所制造出来的。
精致的生活、宽敞的房子、高配置的电子设备等,一个人并不一定需要这些东西也能够过得开心,开心是一种能力。
我一直希望成为的那种人,就是能够赚到自己认为足够的钱(当然或许赚到很多的钱这个需求也是一个虚无的需求),但是只需要拿一点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书就行,或许还能够开一间十分有特色的书店,卖点书。
慢慢地我更觉得看「无用之书」才是最有用的。一个人看得太多各种硬知识,会产生一种自己似乎在进步的错觉,然而对于自己的现实生活却毫无作用。
各种专业名词有时候会让人变得魔怔起来,误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一个专家,像是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一个人在现实中的进步,还是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去挫折一下,跌跌撞撞之后才能够醒悟的。
攻略最有用的时候,是在一个人苦思冥想、尝试很多次之后去找方法看的时候。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书还是更加像是一种消遣,看自己喜欢看的书要好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