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1:绪论

作者: 负债的宝贝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05:55 被阅读0次

秦汉文学中的小问题:为什么秦朝文学流传的那么少?

①这是因为秦朝时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比如我们所知尤的焚书坑儒,先不说到底坑的究竟是儒生还是术士,就烧书这一行动来看就知道当时思想主流就是不希望民众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当时文化创作空前冷门。

②秦朝存在时间短暂,文化创作甚至来不及成自己的体系秦国就已经灭亡了。

其流传下来的作品知名的有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以及李斯的《谏逐客书》。

据此我们就可得知为何汉朝文学发展昌盛了: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属于自己的文学体系。

01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1.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在诵读五经过程中,文人受到熏陶,文学素养得到提高。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了催化作用。

2.献纳辞赋的风气。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录用人才办法,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

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促使汉代作家群体持续生成。

3.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4.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02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1.包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使汉代文学具有巨丽之美。 

2.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使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就像司马迁史记的书写。文人在作品中寄托圣主贤臣理想,

3.表现出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4.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批判秦朝暴政—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批判现实。

5文人从独立到依附。正如汉代文学的发展从批判——赞颂——批判这般,文人的发展也是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再次向个性独立回归,并达到更高的层次。

6.从浓郁的浪漫色彩到现实理性精神的日益增强。此时道教兴起,佛教传入。

7.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互渗互动、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

03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代文学和经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学作用于文学,文学也影响经学,二者彼此渗透,双向互动,呈现出许多相似的特征。

1.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促进了汉代文学和经学的互渗互动。 

2.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使得汉代文学和经学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不厌其繁,多多益善,铺天盖地而来。

3.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而神秘化的经学也借鉴了浪漫文学的精神和表现手法。

4.文学的重摹拟风气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习气互为表里。

5.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抒情小赋取代汉大赋,《汉书》对《史记》篇幅缩减,五言诗取代辞赋的文坛地位;经学的删繁就简之风大盛。 

6.经学对文学思潮有很深的影响。

《毛诗序》 又称《诗大序》。汉代解说《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后来前三家失传,仅存毛诗。

毛诗在《诗经》各篇名下都有解释诗义的序言。首篇《关雎》下有一篇总纲式的序论,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诗歌的性质、作用、体裁和表现方法,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它强调诗歌的讽谏教化作用,将其功能归结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有很浓的“工具论”色彩。

汉代文学批评主要是以《毛诗序》的上述观点为尺度,对各种文学现象作出判断,成为汉代文学思潮的灵魂和主调。

04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包括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其中大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

它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

赋既有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的特点,又有散文句型自由、无严格的格律限制的特点,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

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西汉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同时,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辞赋的分工与合流:许多楚辞类作品都依傍于屈原,和新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新体赋主要用于正面的赞颂讽谕,而楚辞类作品重在咏物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调和《离骚》相近。

在发展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类作品称为骚体赋,有时也以赋命名。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的发展:司马迁的《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

《吴越春秋》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西汉时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东汉时大量出现文人五言诗,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东汉时五言诗已成熟,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乐府诗也有许多五言名篇。西汉时已出现标准的七言诗句,辞赋中往往参杂七言诗句或七言段落,有些已可视为首尾完整的七言诗。

附属于辞赋的七言诗通常是句句用韵,反映了早期七言诗的特点。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分享】《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清代卷 傅璇琮、蒋寅著(一)

    绪论 绪论从清代文学到历史地位、历史分期、时代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论...

  • 汉代文学恢复(一)

    国史上第一次对于文化的禁制,在秦,周文之末有百家争鸣,定百家之鸣,惟以禁书。 禁书之事,在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

  • 小柳中国文学史学习记7

    第一编先秦文学 绪论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 文学的目的和公用问题 知识点:1、春秋以前的诗人们已经有了借文学以...

  • 32汉赋骚体诗,各领风流

    赋是汉代最具时代特色的文学样式之一,后人常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作为一代文学的代表。汉代的赋大致可以分为散体与骚...

  • 诗的沿革与各流派特点(三)汉代诗歌

    汉代的文学体裁以辞赋为主,诗歌相对小众,但却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汉代诗歌分为乐府诗和文人诗两类。 ...

  • 绪论1

    1、什么是计算机? 接受、处理和提供数据的装置,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2、是PC机吗? 只是其中一种 3、硬...

  • 绪论-1

    任务一 课前预习 一、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请通过评论回答,完成情况要记入平时成绩哦!) 1.护理是什么? 2....

  • 1 绪论

    1.1 什么是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数据结构是对现实世界中数据及其关系的某种映射,既可以表示数...

  • 1 绪论

    1、什么是算法; 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也就是说,对于符合一定规范的输入,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

  • 《文化常识全典》笔记(57)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并称1 屈宋: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枚马: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两司马:汉代辞赋家司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代文学1:绪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tm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