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道德经》
《道德经》第六章: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道德经》第六章: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作者: 晓丽优雅 | 来源:发表于2023-01-23 07:43 被阅读0次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变幻莫测、虚空博大的“道”是没有穷尽的,这就是生养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那黝黑幽深的生命之门,就是天地万物的生命之源。

它就这么存在着,连绵不尽地生育万物,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解析】

老子隐修老君山,手持《周易》读至“易有太极”不可得,怅然朝山谷望去,只见飘渺幽深,处处生机盎然,豁然大悟:这不就是生养万物之所吗?进而想,其必有所出,那就是天地根源吧。

【主旨】

本章以生命之门比喻道。道如同生命之牝门,它中虚神秘,幽深不可测,如母牝之门生育万物,绵绵无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是万物之母。作为人,敬畏生命即是敬畏道,二者是紧密相连的。

【经典故事】

从中医看阴阳二气

中医与道家文化紧密相连,尤其是中医的阴阳理论。

中医认为,只有体内阴阳平衡,才能身体健康。通俗来说,就是让阴阳稳定在正常范围之内,达到阴阳和谐。只有阴阳和谐,人的生命才能充满活力。

老子《道德经》中阴阳二气和而化生万物。理论和中医理论一致。

中医中有阴阳偏盛的说法,是指人体由内因和外因感受了邪气,体现出邪气盛的实证,于是采用“泻其有余”的原则,即余者泄之。

而阴阳偏衰,是指人体偏于虚弱的状态,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于是采用“补其不足”的原则,即虚者补之。

而且此中“泻”和“补”都要谨慎用之。如果单纯的虚证,治疗原则多以“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为主,又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阳二气互不能少,事物都有阴阳两面,而阴为天地之母之根,它低处于幽冥之中,但却是与阳气相和化生万物的根本所在。

【心得】

天地、宇宙都应有所出处,老子悟天地万物的根源,推知“道”所由出,而且大道看不见摸不着又无处不在,从整体到分散,再由分散聚为整体,永远不会枯竭、停息。

生而为人,总要忙碌一阵子,但也不必穷尽一生,大道的真意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发展自身的优势,会省时、省力、收获惊喜。

相关文章

  • 开卷有益之读经思义

    《道德经》第六章 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释义: ...

  • «道德经»第六章 玄牝之门

    «道德经»第六章 玄牝之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关键词:玄牝,玄牝之门...

  • 生生不息,永无穷尽——大千老师讲道德经节选(9)

    ​道德经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 道德经摘抄~6

    第六章 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谷神[1]不死,是谓玄牝[2]。 玄牝之门[3],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4]存,用之不...

  • 读写《道德经》

    《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读道德经有感,阅读记录。第六章 玄牝之门,谓天地之根

    第六章 玄牝之门,谓天地之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牝:泛指阴性的...

  • 道德经

    第六章 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变幻莫测、虚...

  • 道德经(6)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第六章 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变幻莫测、虚空博大...

  • 玄牝之门的遐想

    玄牝,出《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玄色,黑色,幽深邃...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06:阴道生阳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之解字 谷,深沟也,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六章:玄牝之门,谓天地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el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