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nk蛋白质组—初见

作者: 生信助手 | 来源:发表于2023-03-03 08:27 被阅读0次

生物质谱法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扛把子,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鉴定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位点等优点。但对于低丰度蛋白的检测,质谱法仍具有局限性。此外,单针蛋白质谱分析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限制了高通量样本的分析。今天介绍一种简单、快速且不依赖于质谱仪的蛋白质组研究方法——靶向蛋白质组定量方法(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 PEA)。

What is PEA?

PEA是一种靶向蛋白质组定量方法,其结合了基于抗体的免疫分析和PCR或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技术。它的原理并不复杂:首先针对目标蛋白设计抗体,让每种抗体连接互补的寡核苷酸探针;抗体特异性地与目标蛋白结合后,抗体上的探针对进行近距离杂交,形成PCR模板,继而利用引物对样本进行扩增,最后通过qPCR或NGS实现定量。最终,蛋白浓度信号会转换成核酸信号,实现低丰度蛋白的检测。


Olink Proteomics

2016年基于PEA技术的开创性研究,Olink Proteomics公司在瑞典乌普萨拉正式成立,PEA技术的商业化道路正式开启。Olink Proteomics致力于突破蛋白检测在“多重能力/特异性”、“灵敏度”和“检测通量”等方面的综合瓶颈,进而实现超灵敏多重蛋白标志物检测、无偏靶向蛋白质组学和精准蛋白组学,以帮助蛋白标志物的发现、药物研发、转化医学、以及让“多组学整合”真正切实可行。
同时,基于PEA技术,Olink Proteomics开发并充分验证了一系列开创性的Olink Panel。通过在1-6µl体液中精确检测48-3072种生物标志物,更加充分地理解实时生物学。Olink现已覆盖100%主要信号通路,实现生物学意义上的超灵敏无偏靶向蛋白组学(兼容各种样本类型,对传统方法无法胜任的血浆血清等体液样本尤其适用)。


olink蛋白质组学应用

Olink蛋白质组学应用广泛,目前已有大量研究采用了Olink技术,涉及生物标志物发现、疾病分层、临床预后评估、药物安全性及药效评价等等


image.png

接下来一起学习olink相关研究文献吧!

相关文章

  • Olink蛋白质组—初见

    生物质谱法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扛把子,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鉴定蛋...

  • Olink精准蛋白质组学助力肿瘤生物标志物开发

    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召开在即。肿瘤标志物的测定,作为肿瘤诊断、监测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病理活...

  • 蛋白乱七八糟

    大数据转化:蛋白质组学的挑战 蛋白质组学的标准化(上)蛋白质组学的标准化(下)

  • 蛋白质组学简介

    Introduction 蛋白质组(proteome)是一个组织或细胞基因组中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总和。蛋白质组学...

  • orthofinder实际使用

    下载目标物种的蛋白质组序列 使用哪个蛋白质组版本 OrthoFinder 使用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这通常位...

  • 蛋白质组学知识背景及分析流程

    蛋白质组知识背景 蛋白质组(proteome):由一个细胞、一个组织或一个机体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是...

  • 【蛋白质基因组】Proteogenomics方法介绍及分析思路

    概念 利用蛋白质组学数据,结合基因组数据(DNA)、转录组数据(RNA)来研究基因组注释问题,被称为蛋白质基因组学...

  • 生信技能树蛋白组文章汇总

    1. 蛋白质组学第1期-认识基础概念 2. 蛋白质组学第2期-认识蛋白质组学原始数据 持续更新。 生信技能树公益视...

  • 高通量蛋白质组学通过大规模样本集推进临床研究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离子淌度这一概念的引入,蛋白质组学已步入4D新时代,引领临床蛋白质组学在鉴定准度...

  • 2019-01-10

    蛋白质组(Proteome)一词源于蛋白质(protein)与基因组(genome)两个词的组合,意指“一种基因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Olink蛋白质组—初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kl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