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谈谈老子。
第一个谈他的籍贯,第二谈他的尊号,第三谈他的史籍,第四谈它的传徒。
谈老子身世,一方面是为了让大家对老子其人有所了解,有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老子思想。
另一方面也是给大家做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做学问的考据方式。
先看老子的籍贯,司马迁说:老子,楚国苦县人。
这个说法很可疑。因为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说苦县不属于楚国。
在春秋时代陈国没有灭亡之前,没有被楚国吞并之前,也就是在老子时代应该属于陈国。
清代顾祖禹,一个著名学者,在他的是一本书叫《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说苦县在春秋时并非县治,到汉时苦这个地方,才置为县。
当时它不叫苦,叫项。
后汉书记载说,陈、苦春秋时曰项,这就很清楚的说明,老子不是楚国人,而且楚国是南蛮之国。
自然地理条件太好,不能成为农业文明发祥地,因此楚国的农业文明和文明发育相对较迟,直到战国中期,都被中原文明各国视为南蛮,起名把它叫荆国,荆棘丛生的那个荆。
楚国第六任国君叫熊渠,《史记·楚世家》里记载,说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以中国之号谥。就是楚国国君自己承认。
我是南蛮子,都不用中原文明人的谥号。
大家注意“谥”这个字,是古代君王和贵族死后追加的尊称叫“谥”。
这里就表达楚王承认自己是南蛮子,不接受或者不仰慕中原文明。
直到战国中期,孟子在他的书《滕文公篇》中还讲,今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也就是到战国中期,在孟子看来,出国还是南蛮之地。
所谓鴃舌之人,是指他们是未开化人说话,像鸟叫一样,中原文明人都听不懂。
老子是那个时代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
从道理上讲,它不可能发生在一个文化荒蛮之地。
因此说老子是楚国人,这个说法很可疑。
《后汉书》说苦这个地方归陈。
这倒让我们怀疑,老子确有可能是陈国人。
大家注意陈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怎样的封国或者叫服国。
陈是远舜之封国,就是尧舜禹的舜的后裔之国。
因此陈国文风深厚,据说当年武王把他的长女叫大姬的,嫁给了当年陈国国公叫妫满为妻。
而武王的长女大姬,历来喜好使吾文传,因此它的到达也进一步表达陈国是周文化的重地。
从这个意义上讲,说老子有可能是陈国人似乎有根据。
但是在庄子的书中,庄子却一再表述,说老子居于沛地。
而且清代有一个学者叫姚鼐在《老子章义》序中说:庄子在孔子、阳子朱皆南之沛见老子,说服宋国有老氏,而沛者宋地。
什么意思呢?
说老子不在陈国,老子大多数情况下居于沛地,而沛这个地方归给宋国。
注意,宋国是商人贵族遗民的封国,而且姚鼐说:宋国有老氏。
也就是有老这个姓氏,所以这看起来老子又像是宋国人。
因为周书记载:唯殷先人,有书有册,就是在当时的东亚,只有中原殷商之地才有文字和书本。
其他各族、各种族、各部落都没有文字。
因此说宋国出老子,太有道理了。
大家知道武王灭商以后,曾经把殷商贵族遗民相当一部分迁到关中丰镐,也就是西周属首都的周边,然后让这些有文化的殷商贵族为新成立的周王室服务。
我们可以在出土的史墙盘中看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
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根据上述记载,老子又有可能是殷商遗民,而且被迁往关中,也就是前往陕西,前往秦地,因为我们在《庄子》中,见到庄子对老子死亡的一段描述,原话说: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他说老聃死了!秦国有一个叫佚的人,大家注意,这是失——损失的失,和加一个单立人,“佚”这个字通假,也就是秦国有一个叫“佚”的人前去吊丧,只干嚎了三声就出来了。
这是对老子死亡唯一的记载,它表明老子死于秦地,这就让我们进一步怀疑,老子很有可能是殷商遗民。
因为那个地方是最有文化,只有那个地方才可能塑造出老子这样的文化人格。
然后老子家系早年在西周的时代,就已经迁到陕西关中为周王朝服务。
那个时候的史官是世袭的,因此老子家系世世代代做史官,以后随西周东迁而至洛邑。
中国古人有落叶归根的要求。因此老子晚年出函谷关西向归秦,死在秦地。
这是老子籍贯可能的考证。
明天继续聊老子的尊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