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说:我已经没有兴趣,给每个人留下好印象,好与坏我都不反驳,不想解释,更懒得解释,你懂我几分,就是几分,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你就配怎样的我。
今天在抖音上刷到以上这段话,被杨绛先生的这段话震撼到了,这是一种何等的境界,一种超然的境界,一种超极其坦荡、极其洒脱的心境。
作为普通人的我,作为一个俗人,我是做不到的,但是不妨碍我去追求做这样的一个人。
在近两年中,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迭代。
在15年到21年的四年中,我从一个一线的研发,17年升级为一个团队的leader,在对待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时候,总希望团队变得更好,总是希望他们变的更好,或者说我总是不断的通过说教,想让他们变的更好,这样的一个团队leader是非常累的,如果团队成员听取了我的建议还好,大部分时候是事与愿违,团队成员并不会因为我的说教,而去改变自己,去提升自己。比如,设计方案评审的时候,我觉得我的方案更好,说服他们采纳我的方案,不采纳我就很着急,再如,我看团队成员这段时间不太努力了,不加班了,就会找他们谈话,苦口婆心,劝他们要好好努力,多学习,多成长,希望他们的利益和我绑定在一起。大部分时候,说的一两天起作用,而后又恢复到当初的状态。
在22年6月,随着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我也不再担任团队leader的职位,工作内容改变成了团队的技术架构师,这个岗位,不带人,只有技术方面的内容,团队的leader由另外的人担任,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设计评审的时候,我慢慢不再苦口婆心的说服同事采用我的方案,如果同事能感受到我的方案的优势或者亮点,就采纳,我开心,如果没有感受到我的方案的优势,没有采纳,我也不着急,不难过,平时对年轻同事的建议少了,如果我有建议,对方听,我开心,对方阳奉阴违,我也不着急,不难过!
由于合并到新团队,需要和团队leader建立信任,起初,是从领导的喜好角度去做事,但是我又不是善于揣摩别人心思的人,结果大部分时候做的事又符合领导的心思,以至于领导对我的各种批评,有段时间我都快郁闷了,后来还是领导对我的指点,做事应该从事情本身考虑这个事该以一个什么样的逻辑来做,你要参考的事物本身的原理,而不是一味想着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可能我喜欢的需要的是不对的。
另外还有一点,自己做事总是想着所有人都认可,都喜欢我,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想法是极其幼稚!
现阶段的我,不在勉强别人接受我的想法,主动且努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不再幼稚想着所有人都认可我,有一部分认可我,我就很开心了。
自己活的更洒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