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念五 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社会心理

理念五 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社会心理

作者: 辛迪Cindy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00:31 被阅读0次

    这句话是有出处的,爱因斯坦名言: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打个比方,如果求助者有了心理问题、往东走很痛苦,你可以向西、向南、向北给他指路,就是不能再向东指。

    核心点:当求助者希望我们帮他,一定是希望用我们的思维来帮,而且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他的不一样,如果一样,一定无效的。所以首先有个前提,我们要知道他的想法是什么。

    心理问题的解决追求的是有效,有效就是实现目标了。

    缘木求鱼

    有个成语叫做缘木求鱼——在树上钓鱼,一定是钓不到的。这个人想在树上钓鱼但又钓不上来,这就形成了强迫,这个人钓一次失望一次,钓一次失望一次,这就形成了重复。

    我们怎么做呢?一定要换一个方向,他在树上钓鱼,我们首先要把他从树上拉下来,即使他不下来,最起码的,你不能跟着他上树,一旦上去了,你帮不了他,还得害了自己。

    如果我们有能力,把她从树上拉下来,找个海或河有鱼的地方钓鱼,那是最好,即便没有这个能力,但只要能把他从树上拉下来,他就知道去找海找河了,精力就不在钓鱼上了,他的思维方式就发生了改变。

    案例:一个求助者整天思考1加1为什么等于2,咨询师用手指打比方,求助者明白了;接下来又问2加2为什么等于4,咨询师又用手指打比方,求助者明白了;接下来又问4加4为什么等于8?

    这个案例中,咨询师就被求助者催眠了,在心理咨询或社会心理服务过程中,不要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如果求助者问我,为什么1加1等于2?我就笑笑,不说话,或者说“不知道”。还可以怎么样?找到和他思维方式的不同的方式,他的思维方式就是1加1等于2,我们就问他,1加1一定等于2吗?用偷换概念的方法:一滴水加一滴水还是一滴水、一群人加一群人还是一群人、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成了一家子人,或是3个人、4个人……

    只有在数字上,1加1等于2,但用别的方式来想,就不等于2了,目的很明确,你要让他跟着你的思路跑,而不是跟着他跑,打破他的强迫性重复。

    思维导图

    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常常是用这个问题相同的思维方式维持下来的。祥林嫂正是因为他不断说的时候,总有人听,祥林嫂的症状就被维持下来了。如何解决症状呢?把症状的维持物去掉,也就是撤掉祥林嫂的听众。这也是心理助人和道理助人的差别所在。我们在具体的服务中,不要求同,要求差异,只有差异才有信息

    案例:一家三口咨询,妻子是个抱怨着,丈夫是个收益者,养出的孩子呢——受害者。

    妻子抱怨孩子上网时间长;孩子咧嘴,丈夫装作没听见。

    我们怎么做?通过提问找到差异。

    咨询师问丈夫:您妻子刚才说的,您都同意吗?百分之百的丈夫都会不同意。这就是差异!差异就是信息。

    妻子听到丈夫的反对,一定会反驳,吵架的过程中,会给咨询师提供大量的不一致,信息就越来越多了。

    我们知道有个词叫做“浑水摸鱼”,“问题”就相当于水中的鱼,河水平静清澈的时候,鱼都会待在水底,但一旦把水搅浑,水中缺氧,鱼就会浮到水面,问题也就浮出水面了,我们就更容易把问题看见、抓住、解决。

    这就是要制造差异,什么叫差异,和原来不一样,前提是什么?要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这是核心所在。

    所以求助者来找我咨询,我在一开始一定会问,你有没有找过别的咨询师?一定不要再采用已经用过的方法了,要不就是在做无用功。

    差异还有一个方法,解构。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失眠了。如果妈妈问,你失眠多久了?默认了孩子失眠这个事情,反映出妈妈和孩子有相同的思维方式,顺着孩子的思维,问题一定不能解决。应该逆着孩子的思维,问:你是早上早醒呢?还是晚上睡不着?这是一种具体化的提问,可以以问代答,促使孩子反思失眠这个概念而不是失眠本身,这才是解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念五 用求助者的思维方式解决求助者的问题一定是无效的|社会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bp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