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几个物理老师在办公室说教学进度,八年级刚上完物态变化,八年级老师都说现在孩子生活经验少,很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他们没见过,却还要考试。
比如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总结水沸腾时的特点,这是要考的内容,可是现在的学生谁烧过水了?绝大部分家里都有饮水机,想喝热的接热的,想喝冷的接冷的,甚至是有些可以调温,想要什么温度通过按钮调节什么温度,哪里能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
这些现象本来来源于生活,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代替了很多需要动手操作的任务,学生无法在生活中观察到这些现象,理解起来全凭想象,消化起来就比较吃力了。
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农村,烧的是树枝、玉米草,没有烧水壶,想喝水都得用锅烧水,烧开后再灌到暖壶里备用。即使学习之前没有仔细观察气泡变化,但确实知道水沸腾时是有气泡的,有印象,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现在上这节课,老师们都提前一天布置让学生回家用锅烧水,看看水沸腾到底是什么样的。
前几年中考考了一道题:往暖壶中灌水,要求根据音调的变化判断水位的高低。这道题当时满分三分,均分只有一点几分,得分率非常低。
看到卷子大家都傻眼了,暖水壶?什么东西?现在有几家有这个东西呢?更别说让学生去烧水灌水。可想可知,能得几分?
又说到冬天室内玻璃上结的冰花,小时候我见过,还很好奇,用手去抠,伴随着噌噌噌的声音,手指下出现了各种图案。现在的暖气房子难见到这种现象。老师说讲冰花这东西,学生只能凭借图片区去记住它的形成过程,远没有亲眼见过后学习的效果好。
又说到压水井这个东西,课本中居然还有这个图片,还要用杠杆的知识去画力臂,去分析是哪种类型的杠杆。这东西现在农村都见得少了,更别说城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只知道水龙头一拧水就出来了,哪里知道压水井是干啥的?怎么把水压上来?要是见过、用过这东西,很容易就能找到支点,自然而然的画力臂的难度就降低了。
诸如此类的案例太多太多,物理来源于生活,走向生活的理念没问题,可是有些内容是不是得做调整了?是不是得与时俱进了?每年一样的教材,可是面对的学生不同了啊!当然,我们只能是说说而已,这也仅是我个人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