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工作群里看到一则通知:今天上午在第一完全学校,区教体局语委办将邀请省汉源语文创始人孙万里教授到我区讲授《汉字溯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相关知识。当时心中一动: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万万不可错过,我平时在课堂上喜欢时不时的给孩子们从拆字的角度来提升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汉字溯源的讲座不正是我最向往也最想学习的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今天上午8:20,会场,大屏幕上,“以字为源,以文为本,教好语文,学好语文”这16个字,即刻就让我对孙教授生出膜拜之情,这16个字真的道出了天下语文老师的终极愿景呀!
学好语文,博古通今随即,在教体局钱锋局长和语委办余淼主任的简单开幕介绍之后,孙教授英姿飒爽地走上主席台,用他独有的探寻汉字本源回归画面的方式带领大家博古通今,畅游在汉字溯源的美妙情趣中。
都说讲故事最能吸引受众者的注意,听故事吸收效率高,孙教授深谙此道,一开始就来一则小故事,吸引了所有与会老师的听课兴趣:一外国小伙来中国学汉文化,第一次上课学“妻子”这个词,直接让他蒙圈了,咋啦?英语里妻子就是wife而已。可是在中文里却大有讲究:老婆、拙荆、贱内、糙糠之妻、家里的、太太、内人、娘子、婆姨、管钱的、孩儿他妈…………你说这洋洋洒洒这么多妻子的同义词,那老外他能闹明白理清楚吗?能不蒙圈吗?
由此看来,学汉语关注语境特别重要。这是孙教授报告会的第一个核心话题。
我特别欣赏孙教授所说的“语文是百科之母”这句话,掌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无论是老师教语文还是学生学习,语文都会快速提高。其他学科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孙教授很接地气儿地举例高考中多门学科试题都体现传统文化(语文)之无处不在。
化学中的语文物理中的语文
数学题里藏语文
政治题里的语文
他也直面目前语文教育的一个实际情况——语文不被重视很久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语文学习呈现断崖式下降呢?为什么中高考中,我们的学生语文得分令人堪忧呢?孙教授给出了答案:传统汉语与现代汉语教学方式截然不同。前者以字为主,重在表意,而后者重词表意,这就直接导致现代汉语教学忽略语文学习的主线——汉字渊源。由此,孙教授再次把话题转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上,他指出,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更要呈现其文学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敢于思变,敢于改革,敢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等教学追源溯本,懂义理、明意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唯有如此,我们的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真正得阅读、真正得作文。
他真心希望通过自己的汉字溯源理念引领一线语文老师走近汉字,探寻汉字本源,寻得一处水帘洞天,进而解放语文一线教师,为一线语文老师撑腰。
比如孙教授用多媒体出示两个字“谢谢”,让在场教师说出自己的第一感受。大家共同认为:这孙教授还没作报告呢,怎么就要说再见了?孙教授顺势引入对汉字“谢”的说文解字。他巧绘图片,通过甲骨文、金文等古代文字的演变,对“谢”字字形溯源,字理解读,使全场语文教师对“谢”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和理解,进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说出诗一般美妙的语言。一入题,便扣动了所有语文教师的心弦,大开语文教师的脑洞,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汉字的无限活力和无穷魅力。
孙教授谈到许多语文老师“爱在心里口难开”的阅读和写作。说阅读写作只是汉字、词语的最终呈现,从本源探究汉字的音形义,不能让语文走向玄学,要让语文学习更加的接地气,从汉字的溯源角度,让孩子们对每一个汉字在大脑里浮现出画面来。
尤其是让我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悟的是孙教授说阅读的本质是让学生看到文本,在脑海中就能呈现出画面,而写作的本质则是能把脑海中的画面还原成文字、写成文本。
就具体的操作层面,孙教授建议从老师开始背字词典。他用一系列的数字来引起起与会老师们的注意:以第7版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词典一共1766页为例,其中竟然有69,000条词汇,有将近3000个成语,还涉及古诗古文达800多条。平时我们经常用的工具书竟然如此地包罗万象!真的是开眼啦!
孙教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精心整理出600多节视频课(每节大约15分钟)来领着大家精心沉入式地背字典。这对于像我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迅速掌握汉字本源的人来说无疑是福音呢!
果然,今天上午的这场报告会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