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面提到的练习题:
1. 打开一份你心仪的某公司的产品经理招聘说明,想象自己为招聘方,审视自己的简历,考核自己一下。
2. 为什么浏览器具备查看网页源代码这一功能?
3. 回想一个自己长用的软件被服务所取代的案例,在从客户端软件迁移到在线服务之后,你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印象笔记?)
4. 中国目前有多少台iPhone,多少台Android手机?
5. 微信为他的目标用户带来了什么?微信的目标用户是否可以细分为几类?
6. 微信这款产品的概念出自哪里,全球最佳实践是什么?
7. 列出QQ秀的收费内容,价格,收费渠道。Q币是收费内容吗?
8. 列出你常用的三款互联网产品,分析他们是平台产品还是现金牛产品,如果是平台产品,它具备哪些资源优势?它拉动过哪些产品?
第一部分:职业选择
1. 互联网产品经理工作内容:
战略性工作:产品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布局,演变等;
阶段性工作:从需求到上线运行;
日程工作:收集分析竞争情报,协同各部门工作,执行商业计划。
2. 作为产品经理,相关领域都懂一些,工作会多彩一些。要时刻关注一切能左右产品成败的因素。
3. 面试者需要的最基本的三项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需要对生活敏感,分析问题需要避免以偏概全,虚假两分等问题。
4. 从0开始关注(创建)一款产品,亲历整个流程,才会发现其中无数的细节。
5. 留心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小细节运用到网络产品中。
6. 带着问题思考对推理有很大帮助,个别性知识推理到一般性结论。
7. 做事情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
8. 当出现二选一的矛盾时,想想是否还存在更好的第三种选择,非此即彼的情况是很少的。
第二部分:创建互联网产品
一,从概念开始
1. 作品的创作步骤:概念->形式->风格->结构->工艺->外观;
2. 确定产品的概念是要确定“满足用户哪方面的需求”,概念的获取,不是说不可以抄别人的想法,关键的问题是你自己要有自己的产品构架与思路,设计理念与风格,“抄”是为他们先砖加瓦,把你的构思表现得更好。(也就是说,首先得有自己的构思,然后看别人怎样实现,一点点吸取灵感,完善自己的构思)。
3. 创造用户价值第一,看到潜在竞争对手不足并且有能力做得更好。为人民服务是最基础的理念。
4. 归根结底,所有产品的概念都来自于用户的需求。
5. 获取概念的途径:
第一,受到现有产品的启发,将既有概念进行转换;
第二,出于自身需求或捕捉到其他人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尚未被满足;
第三,预见用户需求的变化,提出超前的原创概念;
6. 蓝海战略成功与否,在于一款产品能否在它的蓝海时段内达到理想的用户规模或筑起够高的壁垒。强调了一款产品发布的时间,以及在发布时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是否能达到一个用户量的增长,需要笼络用户,没有了用户,就失去了很大的机会。
7. 多思考如何将软件变成一种服务,如果用户参与产品品开发的活动变多,也就离服务越近。
二,过滤
1. 实际生活中,很多概念是针对非常具体的用户提出的,有了概念之后需要回过头发散想想,这个概念如何适应更大的用户群。(逐渐增大目标用户群。)
2. 互联网产品赚钱的方式:
第一,向用户收费。传统行业划分:农业->工业->服务业;新的划分:制造业->服务业->体验业。尽力做到体验业,那么向用户收费就理所应当。
第二,向企业用户收费:广告。搜索广告,展示类广告,分类广告,引导广告,电子邮件。
3. 现金牛产品:利润超高的产品,利润占公司很大的比例,比如魔兽世界。
4. 平台产品: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拉动其他产品的产品,比如QQ,这里:导入用户数=平台产品的活跃用户数*转化率*拉动时长,用户数是一个很关键的基数。
5. 一款产品要满足用户的强需求和频发需求,不能去满足弱需求和非频发需求,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用户数。我们可以从用户上网时间的分配比例看用户的强需求和频发需求是什么。
杀毒软件和短信虽然满足了用户的强需求和频发需求,但是他们在拉动其他产品的时候转化率非常低,所以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平台。
平台产品最可怕的一点是后发先至。有了平台产品,一个公司可以等竞争对手的概念有了实验结果以后再复制到自己的平台上,比如QQ和微信。
6. 作为产品经理,每个决策都需要考虑成本,能够预先看清成本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需要读一读有关经费预算成本相关的书籍)。
7. 在海量用户的服务上进行任何细小的改动,都要考虑清楚,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服务中断。
(持续更新中...欢迎有不同意见或者新想法的朋友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