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爱的双手扼住生命的喉咙

作者: 菩妖妖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23:53 被阅读16次

一名十五岁男孩背着自制的降落伞,从十四层高的楼顶跳下,意外身亡,站在楼底下观看的母亲亲自用手机整个过程。这是最近发生在乌克兰东部城市的一幕真实的悲剧,男孩名叫Bogdan Firsov,正处在美好的花季。

当他站在高高的楼顶,将要开始他的跳伞表演时,围观的群众蜂拥而至,大家都选好了角度,打开手机准备拍摄,没有人阻止过少年或者提醒他危险的存在,他的母亲甚至鼓励他要勇敢,大胆去做。起初,少年有些犹豫,想了大约二分钟后一跃而下,几秒钟后,少年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因为他的降落伞并没有成功打开。医护人员随后赶到,当场宣布男孩死亡。

那两分钟里,少年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他害怕了吗?想放弃了吗?那最后的一跃,是为了满足直播观众的好奇心,还是为了不让他充满期待的母亲希望落空?

我的脑海中赫然出现《无声告白》这本书,出现小说中那个同处于青春期美丽的白人女孩莉迪亚,跳伞少年和白人女孩的遭遇何其相似。

这部情感真挚的小说,是以一个年轻女孩的死亡开始的。她就是莉迪亚,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个混血家庭,被给予无限厚望和父母的憧憬,最终不堪重负,在家人酣睡的一个普通的夜晚,她不幸的少女生活在一片平静的湖水中终结。小说行文准确而敏锐,人物刻画入木三分。

《无声告白》是作者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故事编排精妙细致,文笔沉稳内敛,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黑马。这本书不仅跃升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

伍绮诗(Celeste Ng)是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经写作多年,在各类文学期刊杂志上都可以看到她发表的小说及散文作品。

《无声告白》不仅是一个关于爱和失去的故事,还是一个美丽而让人难以忘怀的,讲述一位少女如何努力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的故事。读完还久久沉浸在其中,它会引发你很多的思考和感触。


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真正的内核是人性。莉迪亚其实并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逃离,她想做自己。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莉迪亚身负双重压力,因为她是父母最喜欢的孩子,母亲将自己没有实现的当医生的理想化作对她的深切期盼;父亲将自己无法合群的遗憾变成对她的谆谆教导。成为优秀的医生和有广泛的交际,成为她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一切都不是她向往的。于是她撒谎在家假装给朋友打电话,博得父亲的满意。

她几乎要窒息,她想逃离,想变坏。她想学开车,可是第一场笔试都没有过关;她想破处,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男人爱的竟然是她的哥哥。她手中惟一的稻草是哥哥,而哥哥要去哈佛读书,最后,她想到了那片湖水,她想在水中找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宁,结果却意外溺水而亡。虽然,她并不想死去。

世事纷繁复杂,当不幸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的是勇敢和信心,听从内心的呼唤,学会调节情绪,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

朴树,1973年11月8日出生于南京,在北大家属院里长大,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在这样学霸家庭长大的朴树,却走上了一条与父母愿望截然相反的音乐之路。

青少年期的叛逆,加上对音乐极度的热爱,使得朴树在大二时退学。从此每晚10点半,他都带着吉他去家门口的小运河边弹琴唱歌。

离开常规的人,通常对世界和人生有自己倔强的看法和坚持,这也许是一条艰难坎坷的道路,但他们无法不遵从这种内心的需求。

辍学之后,朴树成为了麦田的签约歌手。1999年,他录制了专辑《我去2000年》,卖了三十万盘。当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上市几个月后,他的演出身价已经跻身国内前三名,那是朴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成功。

后来他渐渐退出了公众视野,又生了一场大病。之后开始远行、读书、参佛、研究中医,寻求一个内心的平衡和安宁。

人,总是要听从内心,在不断摸索中找到自己。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坎坷不平和布满荆棘甚至是人生的常态,可喜的是经历的过程,既是克服困难,也是成长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愿我们竭尽全力,保有初心,终此一生,寻找到真正的自我。

养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养育是一段富有诗意的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却是我们自己。父母只有不断地自我成长,时刻地自我觉察,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才能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你在我面前,而我真的看见了你!”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孩子的成长 妈妈的修行》一书的内容简介,这也是天下父母需要知晓的正经。

如果遇上描述中这样的父母,那么不能不说:孩子,你太幸运了!世上事物总是一分为二,有幸就有不幸,莉迪亚是那个不幸的孩子。

费孝通说:“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莉迪亚的父母正是这样,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孩子,却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以致莉迪亚最终走向崩溃。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己而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特质,他们有思想有感情,需要得到尊重和爱。活着,像莉迪亚一样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没有自由,得不到爱,没有朋友,无处倾诉;死亡,却可以带来想要的一切,更可以无声告白。

在莉迪亚心中,算算这笔账,她还是赚了的,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摆脱了父母的期待,真正成为了自己。

爱是美好的,但是过多的爱反而会灼伤人,在家庭中,父母的自我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无声告白》这部小说被评为2014年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它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及个人道路,深情力透纸背,刺痛人心,用词准确而克制,文风温婉而细腻,“好得这么极致”,“这种表达完全是一位精通写作的大师的杰出手笔”,这部处女作情节扣人心弦,处处撩动你的情绪,张力十足,读完仍让你久久回味。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读完小说,其实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这句话这么简单。

相关文章

  • 不要让爱的双手扼住生命的喉咙

    一名十五岁男孩背着自制的降落伞,从十四层高的楼顶跳下,意外身亡,站在楼底下观看的母亲亲自用手机整个过程。这是最近发...

  • 扼住命运的喉咙

    云谷法师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

  • 放弃

    生命扼住我的喉咙 对我说:放弃 残喘的气息 挣扎着不愿 水沫柔

  • 放弃

    生命扼住我的喉咙 对我说:放弃 残喘的气息 挣扎着不愿 水沫柔

  • 能扼住你事业喉咙的,除了双手还有什么?

    2020年已经过了大半,在这个略显薄凉的季节,我身边接连两位好友辞去了工作,我想跟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当然也提前征...

  • 扼住感情喉咙的疼痛

    都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牙疼的滋味我也只尝过上火时牙龈的肿痛,一杯祖传香甜可口的癍砂喝下去就了事了。比起...

  • 扼住你记忆的喉咙

    鲜活的一天,从起床的那刻开始! < 注:这笔记是只本人的个人学习的读书笔记,仅用于个人备忘,非为商业用途。>< 感...

  • 快扼住恋人的喉咙

    我从这条大路走过 留下一串脚步声 你放下一把匕首 在泥土里 春天 阳光温暖 脚下无尽又漫长 快扼住爱人的喉咙 别让...

  • 挣开扼住喉咙的手

    “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某个特定的历史现实,受特定的规范和价值观制约,也由独特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来管理。我们都会觉得自己...

  • 窒息

    我在凌晨三点醒来 被一双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 我看不见我的脸 但我知道我正渐渐失去生命 痛苦 挣扎 我的双手紧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让爱的双手扼住生命的喉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dk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