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樊登
作者:沙法丽·萨巴瑞
以下文字根据樊登APP文字稿改编。
【樊登评价】
它不仅仅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育儿的知识和盲区,而且它上升到了生活的哲学的高度。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是完成父母本身的觉醒。实际上,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为了唤醒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当你能够把劲使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家庭就得到了觉醒。
一、“自我”与“真我”
1.“自我”
什么是“自我”?自我经常表现出来的是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愤怒的……
自我来自哪儿?取决于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我的反应根植于恐惧之上。我们恐惧环境,恐惧周围的人,恐惧未来。当我们内心充满着对周围世界各种各样的
恐惧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愤怒,恐惧跟愤怒是联系在一起的。
2.“真我”
“什么是真我”?无论身在何处或何种情况,都冷静下来能够理智反思的
【例子】自己跟一个孩子大声地咆哮,咆哮完了以后,冷静下来,又觉得自己刚才非常失态,觉得自己真不应该这样做。哪个是“自我”?哪个是“真我”?
大声咆哮的叫作“自我”,冷静下来能够理智反思的才是“真我”。
所以,我们要通过和孩子的互动,认识到我们内在充满着大量的恐惧,我们才能够把自我和真我真的分开。
3.孩子来到我们身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孩子是唤醒者
把孩子当作一面镜子,像照妖镜一样照出你内心当中各种各样的恐惧和不成熟的地方。
孩子本来是觉醒的,你只需要让这个觉醒的孩子保持他的天性。
他会爱自己,他会对自己好,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做事没有那么多功利的态度,这是三岁以前的孩子本来的样子。
【个人感受】什么是天性?天性就是爱自己,爱世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
4.大人和孩子的冲突本质——来自对时间的看法
(1)大人喜欢掌控时间
大人有一个糟糕的习惯就是我们总是习惯于主动作为;觉得“你做得越多,你将来的收获越大”。
人生压力重重,大人认为人生是一场巨大的冒险,人生是一场零和博弈的巨大竞赛,所以觉得如果孩子落后了,以后就会更糟糕。
在教育孩子从小到大的人生中,我们在不断地做加法。这种主动作为的行为会破坏孩子的天性,进而使得孩子从一个觉醒状态,转变为一个对抗的、焦虑的状态。
(2)孩子的时间是分配给当下
许多伟人的传记中,放空的阶段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无聊的阶段,悠闲的阶段,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甚至彷徨迷茫,这些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是真正知道快乐真谛的人,孩子是活在当下的。
就算一个孩子被人揍了一顿,正在那儿哭得难受,只要遇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他又玩起来了。只要不发烧,他就玩,他就高兴,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为当下活着。
孩子终其一生最需要的三件事——被看见、有价值、被尊重
第一个叫作“我被看见”
第二个叫作“我有价值”
第三个叫作“我很重要”。
但是家长不给孩子这些,取而代之的是家长批评他,说“你没价值”、“你不行”、“你管不了自己,必须让我来管你”。
所以,大家现在理解了家长跟孩子的矛盾,是孩子想要的家长根本不给他,而且家长还会很累。
好多家长都有一种感觉,说:“我的孩子故意气我。”比如孩子不会做作业,他就是忘了,他就是不会做,他根本没有想过要故意气你。
三、教育的七大迷思
第一大迷思,叫作“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家长是不是经常讲“还不都是为了你”“我们还能为了谁,全都是为了你,将来财产都是你的”
教养都是为了孩子的时候,你知道养育了什么吗?一个欣欣向荣的育儿产业。
真正的教养的核心对象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本人。
当你把教育的重点全部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要求是无穷无尽的,这会导致孩子非常焦虑和痛苦。
【关键】教养家长本人
第二个迷思,叫作“成功的孩子总是在前面”。
整个社会越来越竞技化了:学乒乓球越来越早,学体操越来越早,学弹钢琴越来越早。
有一个错误的想法:一个人只要在童年的时候排在你前边,那么这个人大概一辈子都排在你前面。
作者把孩子的能力比喻成五根手指,是一个人受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
大拇指——与自己的关系,一个人能不能跟自己和谐相处
食指——与家人的关系
中指——与社区的关系
无名指——与各种目标的关系
小拇指——外在的具体表现,比如说学习成绩和体育成就。
现在家长们把它们反过来了,把“小拇指”(外在成就)看作唯一,整天带孩子参加各种竞赛,参加各种比拼,考证,觉得童年只要领先,这一辈子似乎都能够领先。
这种想法来自家长通常对孩子的未来有过度清晰的想象。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未来有着过度清晰的想象,这会是一个家庭的灾难。
你越是刚性化地规定孩子人生发展的路径,你和孩子的冲撞、矛盾就一定会变得越多。
【关键】不要刚性定义孩子的人生
第三个迷思,叫作“孩子有好坏之分”。
生了孩子以后才是我们真正改变的开始,才是我们真正开始反思自己、调整自己,让自己跟着孩子一块儿不断地进步的时候。
【个人感悟】我很庆幸我是这样做的,不断去反思、学习、调整自己。
很多家长为了回避对自身的反思,他们的办法是给孩子贴标签,把一顶一顶“帽子”扣在孩子身上,直到这个孩子抬不起头来,比如我的孩子不听话、我的孩子天生就好动、我的孩子很粗心、我的孩子没有逻辑思维、我的孩子没有方向感……因为贴标签比怀疑自己要容易得多,一个人最难的事是反思、改变。
【关键】贴标签是一种逃避行为
第四个迷思,叫作“好家长是天生的”。
成为一个好妈妈,我们要靠大量的学习和训练,还有自我的成长。
【关键】家长是要学习的。
第五个迷思,叫作“有爱就是好家长”。
佛教里边讲,叫“由爱而生怖”。
而很多家长认为“我都是从爱出发的,我就没有错”、“我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我爱你。”
从爱出发,衍生出了恐惧,而恐惧带来了占有欲和控制欲。
我们的动机也许是爱,但并不代表我们的孩子接收到的也是爱。
爱的定义是什么?
作者说:“爱,我的定义是,一种能够全面地看见、接受且尊重他人本来面貌的能力。
有觉悟地爱他人,这意味着我们不要求对方同样爱我们,也不为他们对我们的爱设置条件。换句话说,我们的感觉是不包括在其中的。
这个境界太高了,可能一般人接受不了,会觉得我爱他竟然不需要交换他来爱我?
但实际上,爱不是用来交换的。
这种爱的定义,挑战我们去尊重自己,使我们感到自我满足,满足到无须他人来帮忙实现这种满足。
如果你发自内心地爱你的孩子,不要求回报,你只是因为爱了他就已经满足了,这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让孩子必须用一些事情来跟自己交换。
【关键】 爱不要交换
第六个迷思,叫作“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
有很多家长特别怕孩子的人生受到一点点挫折。家长就觉得“我的责任就是给我孩子最好的”,
实际上,人生有它本来的样子,挫折有它本身的意义,有可能这个孩子在这儿所受的挫折,正是其后让他不断进步、不断上升的动力。
家长使命是培养孩子,而不是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
那什么是真正的人呢?她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的经历,即使有些经历是痛苦的,他们也有权利去感受
【关键】挫折是一种成长
第七个迷思,叫作“家长要控制一切”。
家长喜欢控制一切,因为很多家长从小到大没有控制过东西,所以当他有了孩子以后,他觉得自己终于是老大了,现在可以控制一些东西了。
我们应该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我们控制之下标准的人。
随着孩子生命历程的展开,我们的职责是拥抱他们,为他们的生命喝彩。
家长真正能够掌控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自己的情绪和反应。
能够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的现状,而不是试图控制一切,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发生。
【关键】不掌控孩子,只掌控自己
四、九种恐惧的来源
【个人实践】书中列出的恐惧的症状,大家不一定能全部记住,但可以在事情发生时或事情总是不能得到解决时,回头翻翻,就像对照正面管教的错误行为表一样,去查找根源。
第一种是“不被爱的恐惧”
【症状】
你尝试去过分讨好孩子,想以物质来买他们的爱。
你发现很难和孩子订下规矩。
你很容易心软,立场不坚定。
孩子的自然反抗,被你视为拒人于千里之外。
孩子的反应,被你看作是人身攻击。
孩子做什么都不够好,它反映出你内心的匮乏感。
你发现很难把孩子的身份认同和你自己的分开,因为你的自我认同感太低了。
你很容易对孩子动怒,因为你与自己丰富的内心资源失去了联系而觉得空虚。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那么这个反应触发点叫作“不被爱的恐惧”。
由于你特别怕不被爱,所以你总是对孩子对你的反应敏感。一旦孩子被批评,你就会觉得敏感。你对于孩子在学校里边是不是受欢迎,你就会也非常重视。
第二种是“对冲突的恐惧”。
【症状】
你无法坚持对孩子说不。
一见到孩子遇到困难,你会迫不及待地去解救他们。
你无法忍受孩子兄弟姐妹间的矛盾,总是干涉其中。(就是孩子一打架,父母先急了,这是典型的对冲突的恐惧。)
每次拒绝了孩子,你都会感到愧疚,过后用有害的方式来过分补偿。
你无法为孩子订立严格的规矩。
在孩子面前你耳根子软,百般讨好,还成为他们的出气包。
你宠坏了孩子,给他们买了太多他们不需要的东西。
你放任孩子,让他们使唤你,到头来又对他们心怀怨恨。
你害怕孩子激烈的情绪。
当孩子感到难过时,你过分保护他们。
你对孩子的生活百般控制,目的是使他们与痛苦绝缘。
不直截了当地说“不”,反而唠唠叨叨、口若悬河地对孩子说教。
你与伴侣或朋友之间没有建立好清晰的界限。
因为不懂得拒绝别人,你为别人跑腿做事把自己累坏了。
你永远活在被否定或被认为“难相处”的恐惧之下。
冲突的恐惧——不敢做关键对话,不敢彰显自己的价值。
第三种是“对投入的恐惧”。
什么叫作对投入的恐惧呢?就是做什么事都不敢全心全意。
【症状】
小时候总有一些人学习成绩还可以,然后你问他有没有使劲学。他会说:“我没使劲,我就是一边玩一边学的。”他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全身心地在投入。
你很难做到不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感受上去。
你很难集中精神在孩子身上。
你很难用孩子的心态来跟他们玩耍。
跟孩子相处,你觉得无法无所顾忌地表现自己。
你很难把孩子对你的要求看作是自然发生,而不是一种胁迫。
你很难做到对孩子无条件地给予。
你很难把自己的心思放下,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
第四种是“对独立自主的恐惧”。
【症状】
你无法为家人规划愿景。
你无法允许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就是一旦孩子说把门关上,说你不要进来,你就会觉得受伤,觉得他有了自己的生活,他有了自己的空间,你会受不了。)
你控制孩子的一切,不给他们任何自由。
你让孩子变得过分依赖你。
只要孩子与你观点不同、兴趣不合,你就认为是一种背叛。
如果孩子选择了一条与你所设想的不同的道路,你会让他们感到内疚。(用内疚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孩子。)
你让孩子觉得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羞耻的事。
你过分依附于孩子,干涉他们的生活,不建立清晰的界限。
第五种是“对于不幸福的恐惧”。
【症状】
孩子似乎不开心了,你会马上试图让他们开心,迫不及待地要插手处理他们的伤痛。(孩子不能在家里面表达难受。只要孩子表达难受,你就会想办法,比如带他去看电影,或者给他买东西。)
孩子性格敏感脆弱,你会看不起他们。
当孩子的情绪让你觉得不安时,你无法用同理心对待他们。(比如有的父母会说:“男孩子不许哭!”)
你不教孩子如何处理伤痛,只教他们如何避开它。(不能够接纳伤痛和不幸。)
第六种是“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症状】
我们教会孩子,只有通过考高分才能让他们感到自我感觉良好。(你会发现,有很多自己成绩不怎么样的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考特别高的分,原因就在这儿,他觉得孩子的分考得不够高就是没用,孩子绝对不能够没用。)
我们迷恋于打扮孩子的外表,并教他们倚重自己的外貌。
我们尝试控制孩子跟什么人交往,并且关注他们的受欢迎程度。
我们在他人面前卑躬屈膝,放低自尊。
我们过度执迷于外貌、形象和社会地位。
【个人体会】我从小到大,对于外貌、形象,甚至社会地位都没有太在意,是不是因为对自己迷之自信呢!呵呵——
第七种是“对于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症状】
你很难允许孩子犯错。
你觉得给孩子独立自主权,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孩子。
你觉得如果不全天候在孩子身边,他们就会崩溃。
你觉得没有你的存在,孩子就不会茁壮成长。
你给自己过度的压力去满足孩子的每一个需求。
为了帮助孩子管理好每个决定和每个活动,你把自己累坏了。
孩子每做一件事,你都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不允许孩子为任何事情不知所措。
你把孩子视作你成功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你对自己为人父母的角色十分自豪。
第八种是“对平凡的恐惧”。
【症状】
我们拼命地督促孩子在某些领域超人一等。
孩子不够优秀,我们就会羞辱他们。
我们对他们多加管束,害怕他们失败。
我们过分强调竞赛的重要性,教育孩子活着就是要赢。
第九种是“对短缺的恐惧”。
如果你的思维是匮乏的,你对短缺有着极度的恐慌
【症状】
当孩子考试得了C时,你就开始恐慌了。
见到孩子长胖了,你马上就要他们节食。
孩子觉得自己不聪明,你就请来一群家庭教师。
孩子被老师批评或被朋友排挤了,你感到不开心。
孩子把书包忘在学校,或者把手机丢了,你就大骂他们一顿。
这个恐惧会把孩子所犯的各种各样的错误都夸大,把犯错变成一个不得了的事。
五、“行为模式芯片”
方法叫作“Yes,But”(是的,但是……)
“是的”代表接纳,代表意识到了自己的恐惧,接纳自己的恐惧。“但是”代表着勇气,代表着自己打算去干。这就是走出我们内心恐惧的过程。
【例子】
“是的,我害怕到新的地方去,但是我可以找到让自己觉得安心的方法。”
“是的,我害怕在会议上发言,但是我可以找方法去准备。”
“是的,我害怕对抗朋友,但是我可以找方法去与他们互动。”
【应用】
当你对孩子产生了一种情绪的时候,当情绪起来的时候,可以拿笔写下来你在害怕什么,把害怕的东西列一个表。我为什么会生气呢?你要知道,所有的愤怒背后都是恐惧。
然后把爱的部分写出来,这个叫作把爱和恐惧分离。分离以后,你才会发现你真正应该坚持的东西是爱的那一部分,应该改变的是恐惧的那一部分。
《天赐》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与你对着干,
从而你可以学习如何放手;
他不听话,
从而你可以学会聆听;
他有拖延症,
从而你可以学会欣赏静止时的美;
他老忘事,
从而你可以学习摆脱对于事物的依恋;
他过度敏感,
从而你可以学会理智;
他总是心不在焉,
从而你可以学会专注;
他敢于反抗,
从而你可以学会打破常规思维;
他感到害怕,
从而你可以学会相信宇宙的力量。
希望你有幸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他使你学会,
这一切不是关于孩子,
而是关于你自己。
六、教育的技巧
第一个,叫作“从期待到投入”。
投入会带来自由,就是放下你对孩子、对你的家庭过多的期待,而投入地生活在每一天的互动当中
作者说:“我听过很多人在讨论所谓的‘吸引力法则’。很多人被这个法则承诺能带来的财富和成就所吸引,尝试把这个‘法则’用在自己身上,结果大部分人都失望而回。做一块愿景板,把我们的梦想和愿望都写上去,这是有帮助的,我也支持。但要是把它当作一个替代品,一心钻到未来而不再全心全意投入到每一天的现实中,那就毫无作用了。”
【关键】全心投入
第二个,叫作“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
什么是无心的反应?膝跳反射就是无心的反应。
为什么孩子过了青春期以后,不愿意跟家长说话?
因为孩子跟家长说什么,家长跟着一大通的教育——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不应该怎么怎么样,不要去关注什么什么东西。
难道你不能投入地跟他聊一聊球赛,投入地跟他聊一聊鞋子,投入地跟他聊一聊一个游戏、一个音乐?只有这时候,孩子才愿意在你面前展现他丰富多彩的世界。你不要总觉得是孩子在远离你。
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因果关系,而不是批判他的本性。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下定义,说:“这是你的本性,你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你就是一个懒的人,你就是一个不讲卫生的人。”
但其实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什么呢?就是如果这个房子不收拾的话,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很糟糕。今天晚上不收拾完这个房间,咱们现在不能吃饭,咱们要一块儿打扫卫生。这
这都是来自你要学会用心地去陪伴,不再盲目地反应,而开始真挚地表达。
【关键】用心陪伴
第三个,叫作“从混乱到平静”。
家长因为得到一些外在的物质奖励而特别兴奋,比如说得了奖金很兴奋、买了房子很兴奋、买了车子很兴奋、孩子得了三好学生很兴奋,总是因为外在的东西感到很兴奋
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什么呢?孩子就会用外在的东西来定义自己,他就会觉得只有得到这些外在的东西才代表着成功。
如果你能够学会冷静,学会沉静的力量,展现出父母真正的尊严
对于一个家长来讲,淡定的情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靠你平静的情绪,而且你能够倾听,那么你在家里的话语权会更大。
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方法】“五分钟之内不要说话”。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家长五分钟之内不要说话,也不需要用威胁的眼神盯着他看,你会发现气场会发生改变,这样你再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就更容易达成。
【个人实践】我在育儿的过程也会有情绪爆发的时候,在我孩子身上体现他也是一个狂躁的人,没有一颗安静的心。
我在尝试改变,简单从发火改为“五分钟之内不要说话”,只是说一句,“我要生5分钟的气”,尝试一个月查看一下孩子的改变。
【关键】沉静冷静
第四个,叫作“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父母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有自己人生目标的人(这叫作无角色),而不是我是谁谁谁的妈妈(这叫作有角色)。所以,我们要从有角色变成无角色。
你要扩充你的情绪容器,就意味着你不仅仅只有愤怒,你可以有好奇,可以有幽默,可以有创新,可以有分享。这时候你才不是一个单一的角色——板起面孔来的妈妈(爸爸)的角色,你是一个人,是跟他一样在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有生命力的人,这个叫作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关键】父母是多变
第五个方法,叫作“从情绪到感受”。
真正的感受,只能通过我们内心深处的安静去体会。它们需要呼唤、陪伴、触摸……感受只能发自肺腑地、从非常个人的层面去得到我们的承认。
当你内心感受到了失落、失望、恐惧、痛苦、压力的时候,你没法把自己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是用大喊大叫、摔东西、歇斯底里这样的方式表达,这会把孩子吓坏的。
孩子根本没有感受到你的感受,孩子只是感受到了你的情绪风暴。我们从孩子眼里读到了他们的恐惧,还误以为那是尊重。”好多家长把孩子的害怕当作“你终于懂得尊重我了”,其实那不是尊重,那是害怕。
长期而言这对他们改变行为几乎没有帮助。孩子的内心还会充满着诸如厌恶、愤怒等情绪,要是我们持续这样用情绪虐待他们的话,他们甚至会心怀怨怼。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紧绷的临界状态
是因为孩子从小到大都是被威胁、恐吓、交换所挟制的。所以,孩子觉得“你根本不是爱我,你只是欺负我,你只是控制我”。
【方法】“给自己的感受铺一条直路”
你在孩子身上发泄,在老公身上发泄,这都是一条弯路。
“铺一条直路”——“当我们给自己铺一条通往内心感受的清晰而直接的路线时,我们便不再害怕在必要的时候对它们进行反省,也不再被它们挟制。
可以说,‘我现在很难过’或者‘我觉得很沮丧’。单纯而清晰地承认我们的感受,让我们能够认清它们,而不是被它们的力量所控制。
所以,要学会从情绪到感受,给自己的感受铺一条直路,自己去面对它。
【关键】不要发泄情绪,要说出感受
第六个方法,叫作“从干涉束缚到独立自主”。
“情感融合”是什么呢?就是很多家长分不清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把孩子的情绪和自己的情绪完全裹挟在一起。孩子难过,他也难过;孩子不高兴,他也不高兴。
我们总是觉得“我们应该保证”,实际上我们无法保证,就是你连你的人生是不是能够绝对不出事都保证不了。甚至反过来,很有可能孩子出事是你造成的,你的过度作为使得这个孩子痛苦、焦虑、抑郁,这个孩子才更有可能出事。
【关键】放手
第七个方法,叫作“从批判到共情”。
家长遇到孩子的情绪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反应是喜欢批判,觉得孩子不应该这样。
我们对孩子太容易批判,而孩子其实真正需要的是共情。
真正的共情,不是要操纵他人,是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
真正出于共情的回应,是马上认识到他人的处境与我们的处境有极大的不同;认识到要想与他们建立联系,我们必须完全抛弃自己的期望。
要做到迅速放下自己的期望,要求我们专注当下,要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选择。共情是真正地接纳对方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技巧去控制孩子。
【关键】接纳式共情
第八个方法,学会“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
完全没有规矩的家庭,反而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好的规矩的两个特点】
这条规矩是否服务于你和你的孩子更高层次的自我(而不仅仅是你的“自我”)?
这条规矩是否有商榷的余地?”
【好的规矩的举例】
尊重自我——做好自我防护,包括清洁和睡眠
尊重个人所处的环境——整洁的房间和家
尊重个人的内心——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过程
尊重家庭和社区——与人沟通及贡献社会
第九个方法,叫作“从战场走到谈判桌”。
战场——如果你自己不觉醒,你会发现你跟孩子天天都在作战,都在争吵。
如果你和孩子争夺话语权(就是这事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这意味着你的自我在不断地膨胀。
如果你们能够回到真我,回到真实的那个自己,那么你才能够真的爱他,才能够真的知道你是喜欢他的,并且接纳他现在所产生的一切。
而实际上,你们可以通过共同在谈判桌上协商来面对这些问题。你进步,他也进步。既不溺爱,同时也不争夺。
溺爱就是过度地讨好,因为你心中的恐惧,你惧怕产生矛盾,所以你过度讨好,产生了很多溺爱的行为。溺爱的行为也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规矩在哪儿。
【结语】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觉醒的家庭中,你自在,孩子也自在
你们双方都自在的时候,这个家里面不再是控制,而是爱、理解和倾听,然后每个人努力地做好自己。
我们为孩子所能够做的事,是创造条件并且接纳他的现状和未来,这就是一个觉醒的家庭所应该有的样子。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