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话四点读书

作者: 荷言荷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12:13 被阅读47次

    看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读书: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境界。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境界。

    从明确方向,坚持目标,达到境界三个阶段层层递进,完成修为。

    对小白陈书来说,观后始觉高人体验深,吾等凡人入座浅。

    陳書话四点读书

    这里不妨说说不年少陈书自己读书的漫漫征途:

    一,欢喜心。

    清·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学习没有止境,只要你抱有好奇心就会去寻找读书的乐趣。产生好奇就会有兴趣点,有兴趣点就会起欢喜心,这至关重要,有心了你才会怀揣喜悦之情去一探究竟,去寻找答案。欢喜心是对读书本能应起的初心。

    就如翁森 【朝代】宋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意思是:“读书的乐趣该到哪里去寻找呢?且看着寒冬雪地之间,那几朵盛开的梅花,我们从中亦能体会出天地孕育万物的灵心啊!”

    二,静心

    现在书目种类繁多,眼花瞭乱,得理乱分辨,那就得有方向才能甄别。有喜好加持,才能静心而读,守住心里的宁静和纯真,耐得住寂寞才会有专注,心无旁才会有专心。

    就如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又如:“隐几读书寒入骨,推门落雪皓平阶。”

    ——杨万里《雪后寄谢济翁村翁联骑来访》

    我认为这就是专心专注的解读吧。

    想象一个人在雪夜安静读书,物我两忘,只是隐隐觉得膝盖冷了,遂随手捞了件破旧袄子盖上。忽又听得有客来访,也不掩卷,将书翻转搁在案上,起身,将门慢慢打开,顷刻间屋内风雪翻涌,屋外却是一片温柔宁静,方知雪已经下了许久…

    三,恒心

    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读书明志,明理,明心,读书的好处何其多,可以增加一个人谈吐的质量和深度;可以保持大脑的活跃等等。书籍象巍峨的高山,只要你勇攀登,有恒心坚持,并不断吸收新的事物,活跃自己的认知与思维,扩大自己的视野与胸怀,敢超越自我,积累到一定程度,定能收获高屋建瓴。

    诗云:

    宋代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唐 杜甫 《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 杜甫 《望岳》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何等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共勉学习之。

    四,层次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我读书追求的层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这是我码字追求的层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我永不停歇的超越的层次。

    愿能不忘初心,养成习惯。播种下读书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陳書话四点读书

    诗云:观书 于谦 明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

    书读得多了,自然手到渠成,也就遇见最美的自己。

    ——————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陳書话四点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noh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