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TED上看到了一个关于女权主义的演讲,反思很多,感慨不少,想记录下自己的看法,却又觉得自己不是女权主义者,好像没有资格谈这个话题。
在这个男权社会,女权主义者好像以一个贬义词的形式出现。因为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小时候吃完了饭,哥哥弟弟可以直接去玩,我要留下来帮长辈洗碗,我曾询问过为什么唯独我要留下来,答案仅仅因为我是女孩,多学一点家务对我有好处。上学后,家人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可我满怀激情想在职场大显身手的时候,家人却告诉我女孩子不要那么累,还是到体制内工作,然后嫁个好人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让我要有野心,但是也提醒不要太多。好像嫁人是我更重要的事情,成为最好的自己和成为别人的优秀妻子不能相提并论。
今天已经是21世纪了,人类的文明已经推到新的高度,可对于女性,还是有很多的不公平。中非一些国家还在对女孩实行割礼;在印度还有很多花季女孩因为提出分手被前男友泼硫酸却可以不受法律问责;在中国,30岁的男人没有结婚,被普遍认为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可30岁的女孩如果没有结婚,却被审判为嫁不出去,成为大家口中的剩女;即便是在最为开放和发达的美国,每年还是有7万多起女性被性侵报案的事情发生。
男人和女人的确在生理上有不同点,可这种不同点不应该成为我们选择生活或者事业的障碍。大至一国元首小至360行各行业精英,我们发现,这些领域的权威都是男性为主。然而回顾我们的整个教育自己职场上,发现很多女性的表现并不逊色于男性,甚至为了争取到和男性同样的尊重,更加努力更加优秀。从希拉里参选美国总统,到桑德伯格在商界巨大的影响力,再到像颜宁这样的科学家层出不穷的女性精英渐渐走入我们的视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女人的工作能力不容小觑,可单从大学生就业来说,因为用人单位考虑到女性生育问题,隐性就业歧视存在于每一年的最难就业季中。即便是这样,中国女性工作参与率依然高达72%,每一位女性都在为了经济独立成为更为完整的自己努力着。
很多言论都在说,中国的男人配不上中国的女人。作为女性,我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中国男人一直在无视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同样是工作族,女性却要多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男人将每周三次的聚餐缩减为两次,却和朋友们喝酒的时候说少的那一次是为了家庭。女人放弃了精致的妆容得体的打扮照顾孩子顾及家务,甚至放弃更好的升职机会,理由也是为了家庭。
虽然想法有些片面,可还是希望女孩为了等那个对的人再结婚,不再被大家认为是人生的一件惨事;男人的做家务时能够意识到本应是份内的工作不需要妻子笑着说谢谢;女人们面对不喜欢做的家务的时候可以有说不的权利,而不是为了顾及三从四德的而言不由衷。我希望自己能成长为一个女权主义者。
网友评论